沉浸式传播:感官共振、形象还原与在场参与

被引:55
|
作者
喻发胜 [1 ]
张玥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沉浸式传播; 感官共振; 形象还原; 在场参与;
D O I
10.13764/j.cnki.ncds.2020.02.010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沉浸式传播日趋成为一种主流的传播态势。沉浸式传播凭借其对传播时空的有效重组,建构"环绕式"与"包裹式"传播场域,使得受众感官内外产生双向交互,激发具身的情感共振,从而使受众产生"感官共振"的沉浸体验。在此体验之中,沉浸式传播通过"回归"传统口语媒介叙事手法、"消解"虚拟与真实传播场域边界两种方式,使人作为传播主体被重新"询唤"。沉浸式传播为受众"肉身""精神"双向在场提供了交互空间,实现了"身体"与"交流"共存与泛在,其最终目的在于重新聚焦人作为传播主体的在场与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