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自然属性

被引:48
作者
姜大膀
王会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年代际减弱; 全球变暖; 自然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6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中使用1948~2002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大气研究中心的再分析资料,通过计算呈现了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尺度减弱事实、以及东亚夏季风系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后期发生的两次年代际突变事件.而后,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资料分发中心提供的SRESA2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下六套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的数值模拟结果,从定性的角度上揭示了此次东亚夏季风年代际衰减过程与20世纪后期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暖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应该为一次自然的气候变化过程.模式结果还显示,如果21世纪温室效应在20世纪后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东亚夏季风系统可能会受此影响而趋于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SRES A2情景下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 [J].
姜大膀 ;
王会军 ;
郎咸梅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5) :777-785
[2]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气候变化的最新情景预测 [J].
姜大膀 ;
王会军 ;
郎咸梅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590-596
[3]   华北汛期降水多尺度特征与夏季风年代际衰变 [J].
戴新刚 ;
汪萍 ;
丑纪范 .
科学通报, 2003, (23) :2483-2487
[4]   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异常的影响 [J].
琚建华 ;
任菊章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518-524
[5]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21世纪地面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模拟分析 [J].
许吟隆 ;
薛峰 ;
林一骅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2) :209-217
[6]   华北汛期降水量年代际和年际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 [J].
陆日宇 .
科学通报, 2003, (07) :718-722
[7]   我国西北地区21世纪季节气候变化情景分析 [J].
徐影 ;
丁一汇 ;
赵宗慈 ;
张锦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1) :19-25
[8]   人类活动对20世纪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影响检测和21世纪预测 [J].
赵宗慈 ;
丁一汇 ;
徐影 ;
张锦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1) :26-34
[9]   华北汛期降水量变化中年代际和年际尺度的分离 [J].
陆日宇 .
大气科学 , 2002, (05) :611-624
[10]   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联系 [J].
李春 ;
孙照渤 ;
陈海山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4) :45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