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管理对社区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谢红芬 [1 ]
王桂梅 [2 ]
胡启梅 [1 ]
罗娟 [3 ]
沈蕾 [2 ]
薛珊 [1 ]
机构
[1] 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
[2] 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
[3] 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
关键词
个案管理; 社区; 抑郁症; 病耻感; 生存质量;
D O 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16.070
中图分类号
R473.2 [社区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研究个案管理模式对社区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出院抑郁症患者,分研究组45例,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给出院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为期12个月的个案管理。分别于入组时、管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病耻感评估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量表对其进行观察评定。结果研究组病耻感评估量表各因子总分在管理后12个月低于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和治疗因子总分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76.861、17.953,P<0.01),各因子总分在管理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3.581、87.314、84.640,P<0.01),各因子在管理后各时间点干预效果和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55.679、18.769、32.867,P<0.01)。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组间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各领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5.979、15.171、10.905、25.766,P<0.01),生理和社会领域在管理后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1.153、9.657,P<0.01),生理、心理和社会领域在管理后各时间点干预效果和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8.821、4.404、7.113,P<0.01)。结论实施个案管理能有效地降低社区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2型糖尿病患者个案管理的实践研究 [J].
王惠丽 ;
梁宗桦 ;
张丽 .
中华护理教育, 2016, 13 (01) :53-57
[2]   我国个案管理应用现状及特色探析 [J].
李岩 .
全科护理, 2015, 13 (17) :1632-1633
[3]   118例抑郁症患者住院知识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J].
黄亚林 ;
李小麟 ;
王定玺 .
护理学报, 2015, 22 (08) :40-42
[4]  
阅读疗法在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刘双,李峥.中华护理杂志. 2015(01)
[5]   个案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及思考 [J].
薛美琴 ;
张玲娟 .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03) :367-371
[6]   个案管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主观感受的影响 [J].
戚惠娟 ;
曹新妹 .
护理研究, 2013, 27 (29) :3250-3251
[7]   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的临床实践与效果 [J].
张男 ;
方琼 ;
吴蓓雯 ;
吴怡颖 ;
金秋燕 ;
陈艺 ;
裴艳 .
护理管理杂志, 2013, 13 (02) :113-114+123
[8]   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J].
何夏君 ;
崔虹 ;
丁寒琴 ;
莫莉梅 ;
麦志红 .
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 (12) :887-888
[9]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个案管理的实践 [J].
崔虹 ;
何夏君 ;
江萍 ;
袁红梅 .
护理学杂志, 2011, 26 (19) :73-75
[10]   康复期情感障碍患者感知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J].
刘玉莲 ;
程艮 ;
姚秀钰 ;
张红彩 .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01)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