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冬青属植物在亚洲中部荒漠区的潜在地理分布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21
作者
马松梅 [1 ,2 ]
张明理 [1 ,3 ]
陈曦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沙冬青属; 潜在分布; 驱动因子; MAXENT;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 [地植物学(植物群落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物种分布模型是预测物种潜在分布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蒙古沙冬青和新疆沙冬青在亚洲中部荒漠区的潜在分布;借助模型启发式搜索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了控制其潜在分布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①蒙古沙冬青的潜在适生区和实际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局限在阿拉善荒漠区的东部和南部、鄂尔多斯西部;最适生的分布区局限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和贺兰山北部的小部分区域。控制蒙古沙冬青潜在分布的关键因子主要是反映极端的温度和降水条件的因子,如最干月降水量、极端最低温和最冷季平均温度等。②新疆沙冬青最适生的潜在分布区局限在新疆乌恰县和沿昆仑山向南延伸的区域。反映极端气候和气候变化范围的因子,如温度季节性、最冷季平均温度、最湿月降水量和降水季节性等以及海拔,基本控制了新疆沙冬青的潜在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301 / 13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张小由 ;
李玉霖 ;
刘立超 .
中国沙漠, 2011, 31 (01) :1-8
[2]   新疆沙冬青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研究 [J].
鲁春芳 ;
尹林克 .
中国沙漠, 2011, 31 (01) :96-100
[3]   气候变化对6种荒漠植物分布的潜在影响 [J].
吴建国 ;
吕佳佳 ;
周巧富 .
植物学报, 2010, 45 (06) :723-738
[4]   利用最大熵模型和规则集遗传算法模型预测孑遗植物裸果木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格局 [J].
马松梅 ;
张明理 ;
张宏祥 ;
孟宏虎 ;
陈曦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11) :1327-1335
[5]  
阿拉善高原荒漠植被组成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解释 Ⅳ.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J]. 何明珠.中国沙漠. 2010(02)
[6]   沙冬青根瘤菌结瘤基因nodA PCR-RFLP分析 [J].
毕江涛 ;
贺达汉 ;
谢瑞梅 ;
韦革宏 .
中国沙漠, 2009, 29 (04) :703-710
[7]   中国北方温带地区5种锦鸡儿植物的分布模拟 [J].
王娟 ;
倪健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33 (01) :12-24
[8]  
Mating system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a rare desert legume Ammopiptanthus nanus (Leguminosae)[J]. Daniel J CRAWFORD.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09(01)
[9]   蒙古沙冬青和霸王种子超干保存效果的研究 [J].
李毅 ;
徐世健 ;
冯虎元 ;
杨晓明 ;
李永才 ;
陈拓 ;
安黎哲 .
中国沙漠, 2007, (04) :579-583
[10]   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的开花物候与环境的关系 [J].
李新蓉 ;
谭敦炎 .
中国沙漠, 2007, (04) :57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