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测雨雷达探测的夏季亚洲对流与层云降水雨顶高度气候特征

被引:32
作者
傅云飞 [1 ]
曹爱琴 [1 ]
李天奕 [1 ]
冯沙 [1 ]
郑媛媛 [2 ]
刘勇 [2 ]
张爱民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 安徽省气象台
[3]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星载测雨雷达; 降水; 雨顶高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测雨雷达的10年探测结果,对夏季亚洲对流降水与层云降水雨顶高度分布、雨顶高度与地表降水强度的关系、雨顶高度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平原的多数(70%以上)对流降水雨顶高度分布在8—12和5—10km,其他地区分布在5—9km;陆面对流降水雨顶平均高度高于洋面。洋面和陆面层云降水雨顶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多在5—8km。夏季亚洲浅对流降水比例少,而深厚对流主要出现在中国东部平原、西南、印度次大陆西部至伊朗高原东部地区,比例约40%。洋面和陆面的弱对流降水的雨顶平均高度在7—8km,弱层云降水相应的雨顶平均高度多小于7.5km;陆面约90%的强对流降水雨顶平均高度在9km以上,而强层云降水雨顶的平均高度通常不超过8.5km。夏季亚洲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的雨顶平均高度均随着地面平均降水率的增大而升高,两者遵从二次函数关系。对流降水及层云降水频次、强度和雨顶高度的日变化峰值分析表明,陆面这些参量的日变化强于洋面,并且三者的日变化基本同步。
引用
收藏
页码:436 / 45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1] On the control of stratospheric humidity
    Sherwood, SC
    Dessler, AE
    [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0, 27 (16) : 2513 - 2516
  • [12] THUNDERSTORM TOP STRUCTURE OBSERVED BY AIRCRAFT OVERFLIGHTS WITH AN INFRARED RADIOMETER
    ADLER, RF
    MARKUS, MJ
    FENN, DD
    SZEJWACH, G
    SHENK, WE
    [J]. JOURNAL OF CLIMATE AND APPLIED METEOROLOGY, 1983, 22 (04): : 579 - 593
  • [13] Satellite-Observed Cloud-Top Height Changes in Tornadic Thunderstorms[J] .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1962-1982) . 1981 (11)
  • [14] Cloud Top Height Variability of Strong Convective Cells[J] .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1962-1982) . 1974 (8)
  • [15] Structure of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system:A global survey. HOUZE R A. Radio Science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