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区植物群落土壤粒径的分维特征

被引:24
作者
刘志强 [1 ]
高吉喜 [1 ,2 ]
田美荣 [2 ]
栗忠飞 [2 ]
王亚萍 [1 ]
童明坤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粒径分布; 分形维数; 防风固沙区; 多伦县;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702.030
中图分类号
Q948.113 [土壤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土壤粒径分布及其分维特征是反映土壤质地与肥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土壤分形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多伦县防风固沙区生态修复植物群落下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及其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生态修复区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粒径分布特征不同,其分形维数在1.962~2.260,依次为:荒草地<柠条林<白桦林<杨树林<樟子松林<黄柳和旱柳混交林<榆树林<山杏林。(2)分形维数与不同粒级含量的相关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分形维数与<0.002、0.002~0.1 mm粒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0.25~0.5 mm粒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0.1~0.25、0.5~2 mm的粒径含量相关性不明显。(3)研究区0~20 cm土壤的分形维数较大,浅层土壤得到较好的改善,20 cm以下深层土壤改良的效果并不明显。本研究说明,多伦县防风固沙区经过十几年的生态修复,不同生态修复植物群落下土壤粒径分布具有不同特点,与未修复的荒草地相比分形维数偏大,土壤质地有所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鄂东南崩岗不同层次土壤分形特征及抗蚀性研究 [J].
邓羽松 ;
李双喜 ;
丁树文 ;
蔡崇法 ;
夏栋 ;
刘丹露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 (01) :63-70
[2]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防治研究综述 [J].
赵红羽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9 (05) :562-565+578
[3]   沙柳沙障对沙丘土壤颗粒粒径及分形维数的影响 [J].
李红丽 ;
万玲玲 ;
董智 ;
刘振 ;
王丽英 .
土壤通报, 2012, 43 (03) :540-545
[4]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特征 [J].
伏耀龙 ;
张兴昌 ;
王金贵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5) :120-125
[5]   大黑山生态修复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 [J].
杨慧玲 ;
高鹏 ;
王华伟 ;
丁福俊 ;
戴武刚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7 (05) :52-57
[6]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水库水源涵养区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特征 [J].
王富 ;
贾志军 ;
董智 ;
李红丽 ;
甄宝艳 ;
孙明高 ;
张卫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5) :113-117
[7]   荒漠-绿洲边缘区生态过渡带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J].
陈小红 ;
段争虎 ;
何洪泽 .
土壤, 2009, 41 (01) :97-101
[8]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径分布的分维特征 [J].
淮态 ;
庞奖励 ;
文青 ;
宋艳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 (02) :41-44
[9]   兴国县红壤颗粒分形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程先富 ;
赵明松 ;
史学正 ;
王洪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2) :76-79
[10]   两种不同人工林树木个体生长规律的研究 [J].
王利兵 ;
李钢铁 ;
胡小龙 ;
余伟莅 ;
姜丽娜 ;
刑利军 ;
严喜斌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