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56
|
作者
李明琦 [1 ]
刘世梁 [1 ]
武雪 [1 ]
孙永秀 [1 ]
侯笑云 [1 ]
赵爽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云南农田生态系统; 碳排放; 碳吸收; 碳足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农田碳足迹研究对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可表征农田扩展的生态影响程度。利用县域尺度统计数据与空间分析,对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近30年的碳足迹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5年期间,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年均增幅为13.9%,化肥施用引起的碳排放贡献率最大,为56%,2015年的化肥单位面积碳排放达到331.6kg/hm2。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年均增幅为3.04%,稻谷的碳吸收比例最大,为41%,然而,玉米的碳吸收的增幅最大,为8.76%。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存在碳生态盈余,且碳足迹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6.8%,单位面积碳足迹随年份增加不断增长。从空间上看,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在空间上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而碳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分布格局,三者的空间差异和变化幅度差异都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822 / 883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