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的闪电活动特征

被引:26
作者
潘伦湘 [1 ,2 ]
郄秀书 [1 ]
刘冬霞 [1 ,2 ]
王东方 [1 ]
杨静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强台风; 闪电; WWLLN; 西北太平洋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WLLN)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和中央气象台提供的台风定位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2005~2008年登陆我国的1个强台风和6个超强台风的闪电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成熟时平均闪电密度呈现出明显的三圈结构:眼壁上存在一个明显的闪电弱密集带(20~80km),而距离台风中心80~200km范围内闪电密度接近于零,>200km的外雨带中闪电又逐渐增加.外雨带中的闪电远远多于台风中心或者眼壁上发生的闪电,台风中心发生的闪电所占比例小于总数的1%.若把距台风中心100km范围内的闪电定义为台风眼壁闪电,则在台风中心最大风速急剧增大的阶段,眼壁上的闪电爆发,而在眼壁闪电爆发的几个小时后中心风速达到最大值,有个别台风在台风最强期间的前半段眼壁闪电爆发,这对台风强度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在台风减弱阶段,中心闪电发生很少.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华北一次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地闪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刘冬霞
    郄秀书
    冯桂力
    吴书君
    [J]. 高原气象, 2008, (02) : 358 - 364
  • [2] 雹暴的闪电活动特征与降水结构研究
    冯桂力
    郄秀书
    袁铁
    牛淑贞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1) : 123 - 132
  • [3] 我国热带气旋研究十年进展
    陈联寿
    孟智勇
    [J]. 大气科学, 2001, (03) : 420 - 432
  • [4]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等编著, 1992
  • [5]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陈联寿,丁一汇著, 1979
  • [6] The Morphology of Eyewall Lightning Outbreaks in Two Category 5 Hurricanes*[J] . Squires, K,Businger, S.Monthly Weather Review . 2008 (5)
  • [7]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VLF World-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 (WWLLN): initial case study[J] . Rodger C. J.,Werner S.,Brundell J. B.,Lay E. H.,Thomson N. R.,Holzworth R. H.,Dowden R. L..Annales Geophysicae . 2006 (179)
  • [8] Location accuracy of VLF World-Wide Lightning Location (WWLL) network: Post-algorithm upgrade[J] . Rodger C. J.,Brundell J. B.,Dowden R. L..Annales Geophysicae . 2005 (152)
  • [9] Electrification of the Hurricane. Black R A,Hallett J.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 1999
  • [10] Vertical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cyclones determined with airborne Doppler radial velocities. Black,ML,Burpee,RW,Marks,FD.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