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被引:145
|作者:
孙玉环
[1
]
张汀昱
[1
]
王雪妮
[1
]
李丹阳
[1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居民消费;
中介模型;
住户调查;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21.02.001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4 ;
1201 ;
摘要:
研究目标:描述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测度发展面临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方法:基于2013~2018年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大连市住户调查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中介模型等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逐年提升,31个省份之间存在差异、集聚与收敛特征。构建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具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主城区、镇中心区与村庄居民消费促进作用显著,而对城乡结合区、镇乡结合区与乡中心区居民消费无显著影响;对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家庭居民消费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较高收入与高收入家庭无显著影响;对学历越高的居民消费促进程度越大。研究创新:采用住户调查数据,数据中居民消费部分由住户逐日登记得到;居民城乡变量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分类方法,分为主城区、城乡结合区、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区、乡中心区、村庄。研究价值:就进一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有益思考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9
页数:1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