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对副热带高压短期时间尺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罗哲贤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副热带高压; 短期时间尺度演化;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中用NCEP/NCAR逐日资料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短期时间尺度演化进行了诊断研究,接 着对诊断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一个正压原始方程模式实施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副热 带高压南侧东风气流中的热带气旋及其频散生成高值系统与副热带高压的相互作用,可以形 成台风北上副热带 高压断裂后的纬向非对称流型和脊线与纬圈斜交的现象;同时讨论了存在这种相互作用的约 束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49 / 5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副热带高压南侧双台风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J].
罗哲贤 ;
马镜娴 .
气象学报, 2001, (04) :450-458
[2]  
副热带高压北跳与月尖(CUSP)突变[J]. 柳崇健,陶诗言.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3(05)
[3]   湿过程对多平衡态及副热带流型的影响 [J].
李麦村 ;
罗哲贤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8, (01) :105-112
[4]   副热带高压带断裂的动力学分析——地转作用 [J].
李建平 ;
丑纪范 .
科学通报, 1998, (04) :434-437
[5]   副热带高压结构及其同大气环流有关若干问题的研究 [J].
黄士松 ;
余志豪 .
气象学报, 1962, (S1) :339-359
[6]   副热带流型多平衡态的转换与加热场变动的两重性 [J].
罗哲贤 .
气象学报, 1985, (03) :276-283
[7]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季节变化的实况分析和理论模拟 [J].
董步文 ;
丑纪范 .
气象学报, 1988, (03) :361-364
[8]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Ⅲ: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J].
刘屹岷 ;
吴国雄 ;
刘辉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5) :525-538
[9]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II:陆面感热与东太平洋副高 [J].
刘屹岷 ;
刘辉 ;
刘平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1999, (04) :385-396
[10]   能量频散对台风结构和移动的作用 [J].
罗哲贤 .
气象学报, 1994, (02) :149-151+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