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拉通克矿区Ⅰ号含贵金属硫化铜镍矿床的成岩成矿模式

被引:3
作者
潘长云
王润民
机构
[1]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成都地质学院昆明,成都
关键词
含贵金属硫化铜镍矿床; 成岩成矿模式; 喀拉通克;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2.02.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讨论了喀拉通克矿区工号含贵金属硫化铜镍矿床含矿岩体及矿体地质特征、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等,建立了相应的成岩成矿模式。该模式认为,喀拉通克Ⅰ号含贵金属硫化铜镍矿床是一叠生矿床,它是由深部熔离作用形成的富含硫化物的含矿岩浆,侵位后经就地熔离成矿作用、纯硫化物矿浆就地结晶和挤压迁移作用以及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类型属岩浆熔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矿物温度计和矿物压力计.[M].张儒瑗;从柏林 编著.地质出版社.1983,
[2]  
矿床学.[M].胡受奚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82,
[3]  
岩浆岩岩石学.[M].武汉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编;.地质出版社.1980,
[4]  
热力学在岩石学和矿床学的应用.[M].[加]格林伍德(H·J·Greenwood) 编;曹万木;陈昆林 译.地质出版社.1979,
[5]   论岩浆深渊分异在硫化铜镍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中的意义——以四川力马河硫化铜镍矿床为例 [J].
方华 ;
姚家栋 ;
何大贵 ;
江琴生 .
地质学报, 1985, (02) :141-154
[6]   新疆北部喀铜镍矿中首次发现的几种金属矿物 [J].
李本海 ;
薛秀娣 .
新疆地质, 1984, (02) :64-74+102
[7]   我国在新疆首次发现富镍硫铁铜钾矿(Ni-richdjerfisherite)K5(Fe,Ni)24S26Cl [J].
周云霞 ;
马文鹏 .
新疆地质, 1984, (01) :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