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镍矿类型及其与古板块构造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汤中立
机构
[1] 甘肃省地质局
关键词
超基性岩浆; 硫化铜镍矿床; 硫化物; 朝古; 地块; 硫化合物; 镍矿; 岩体; 古板块构造; 超基性岩; 橄榄岩;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82.02.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持续的地质找矿工作,发现了一系列镍矿床。这些矿床的探明,充分证实我国是一个镍矿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本文在归纳划分了镍矿类型之后,试图对在古板块构造作用下镍矿区域成矿问题作些探讨。主要依据现代海洋资料建立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生动而又精辟地阐述了晚近地质时期某些地质构造规律和成矿作用。但是,对于古板块构造作用和受古板块制约的古成矿作用来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 [J].
李春昱 ;
王荃 ;
张之孟 ;
刘雪亚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0, (00) :11-19+130
[2]   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 [J].
罗志立 .
地质科学, 1979, (02) :127-138
[3]   祁连山古蛇绿岩带的地质构造意义 [J].
肖序常 ;
陈国铭 ;
朱志直 .
地质学报, 1978, (04) :281-295+338
[4]   我国西部祁连山区的古海洋地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王荃 ;
刘雪亚 .
地质科学, 1976, (01) :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