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瓮安生物群研究概况

被引:16
作者
袁训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瓮安生物群; 磷块岩; 震旦系陡山沱组;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 [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近年来 ,在中国贵州省中部瓮安磷矿的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新元古代化石生物群——瓮安生物群。自 1 986年至今 ,我国古生物学者相继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有关该化石生物群的论文 2 0余篇。该化石生物群主要包括底栖的多细胞藻类、蓝藻和细菌化石 ;浮游的大型带刺疑源类化石及一些可疑的动物化石。描述的属种已超过 50个 ,虽然其中部分动物化石的亲缘关系值得再深入的研究 ,但这个在磷块岩中立体保存且属种丰富的化石生物群将为新元古代生物多样性和早期生命多细胞化的研究提供极有价值的化石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动物胚胎”——对瓮安地区陡山沱组微体化石的错误解释 [J].
薛耀松 ;
周传明 ;
唐天福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9, (01) :5-8
[2]   贵州瓮安—开阳地区陡山沱期含磷岩系的大型球形绿藻化石 [J].
薛耀松,唐天福,俞从流,周传明 .
古生物学报, 1995, (06) :688-706
[3]  
元古宙末多细胞红藻有性生殖结构的发现[J]. 张昀,袁训来.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7)
[4]   贵州瓮安磷矿晚前寒武纪陡山沱期的藻类化石群 [J].
袁训来 ;
王启飞 ;
张昀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3, (04) :409-420+485
[5]   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中微体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陈孟莪 ;
刘魁梧 .
地质科学, 1986, (01) :46-5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