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糜应用于鱼糜制品的工艺及机理

被引:6
作者
丁浩宸 [1 ]
张燕平 [1 ,2 ]
戴志远 [1 ,2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海洋食品研究院
[2] 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南极磷虾糜; 鱼糜制品; 添加状态; SDS-PAGE; 质构优化;
D O I
10.16429/j.1009-7848.2016.12.017
中图分类号
TS254.4 [水产食品加工与保藏];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为探究南极磷虾糜的高值化利用模式,对其应用于鱼糜制品加工的关键工艺及机理进行研究。以质构、色泽、持水性、感官风味为指标对磷虾糜添加状态、添加量和功能性辅料添加量进行研究;结合SDS-PAGE、蛋白质组分和蛋白酶活力分析工艺及机理。分别将20~60份生/熟磷虾糜和100份鱼糜制作鱼糜制品,熟磷虾糜样品凝胶强度为527~885 g·cm,生磷虾糜样品凝胶强度小于226 g·cm或无法形成凝胶。SDS-PAGE表明,生磷虾糜使鱼糜肌球蛋白重链(200 ku)和肌动蛋白(43 ku)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严重降解,尤其是40℃凝胶和93℃熟化的加热过程。蒸煮能使磷虾糜水溶性蛋白和蛋白酶受热变性,是磷虾糜应用于鱼糜制品加工的必要预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鱼糜制品色泽和感官风味在添加80份熟磷虾糜时均达理想水平,再以功能性辅料(7.91份大豆分离蛋白、5.38份马铃薯淀粉和0.46份卡拉胶)对其质构、持水性进行改良。最佳熟磷虾糜、功能性辅料添加参数下制作的鱼糜制品,其凝胶强度达(534.35±24.77)g·cm,并具有均匀、致密的微观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南极磷虾虾仁与4种海虾虾仁挥发性风味成分对比 [J].
丁浩宸 ;
李栋芳 ;
张燕平 ;
戴志远 ;
徐舒展 ;
许刚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 39 (10) :57-62
[2]   南极磷虾肉糜冷藏过程中蛋白水解酶的稳定性及自溶特性 [J].
丁浩宸 ;
李栋芳 ;
张燕平 ;
许刚 ;
徐舒展 ;
黄天翔 .
食品科学, 2014, 35 (04) :200-204
[3]   卡拉胶和超高压对鱼糜凝胶性质的影响 [J].
陆剑锋 ;
邵明栓 ;
林琳 ;
叶应旺 ;
陈从贵 ;
姜绍通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12) :164-170
[4]   南极磷虾蛋白酶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J].
杭虞杰 ;
李学英 ;
杨宪时 ;
迟海 ;
郭全友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37 (10) :92-95
[5]   响应面法优化新型鱿鱼肉肠的加工工艺 [J].
戴志远 ;
杨莹 ;
王宏海 ;
杨荣华 ;
卢延斌 ;
董明敏 ;
王奋芬 .
中国食品学报, 2011, (03) :110-117
[6]   不同盐对鲤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凝胶特性的影响 [J].
孔保华 ;
李明清 ;
夏秀芳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37 (03) :50-55
[7]   3种非肌肉蛋白对竹荚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J].
陈海华 ;
薛长湖 .
食品科学, 2010, 31 (13) :31-35
[8]   马氏珠母贝蛋白的分离及分子量分布研究 [J].
郑惠娜 ;
章超桦 ;
刘书成 ;
曹文红 .
水产科学, 2008, (09) :447-451
[9]   南极磷虾营养评价与安全性研究 [J].
孙雷 ;
周德庆 ;
盛晓风 .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02) :57-64
[10]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农业部渔业局,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