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例法”质疑

被引:14
作者
张庆旭
机构
[1] 阜阳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
关键词
判例法; 司法解释; 英美法系; 法官; 法律工作者; 成文法; 法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正>理论界对把判例法制度引入我国,并把判例作为我国法律渊源(法源)之一的讨论已有十余年,[1]几乎所有的讨论者都是持肯定的态度,建议中国建立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尤其是在我国的刑法典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之后,怎样弥补刑法的漏洞又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此时,很多的学者都又将目光投向了判例法。有的学者还提出:判例在中国应作为法源之一;我国已具备适用判例法的基本条件,应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而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判例制度,形成以成文法为主,辅以判例和司法解释的司法体系。(2)笔者却认为这种提法与中国的法制文化、司法环境、社会现实明显不符,在执法者素质还不是很高的当代中国,甚至“判例法”(指在中国把判例作为法源之一)的提法都是不妥当的。判例在中国最多起到一个指导作用而非约束作用,更非法源之一,其地位是与成文法及司法解释不能相提并论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判例法刍议 [J].
李桂英 .
法学家, 2000, (04) :43-46
[2]   《判例法》刍议 [J].
李桂英 .
当代法学, 2000, (04) :15-17
[3]   中国古代法官自由裁量制度的发展脉络 [J].
侯淑雯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1) :95-102
[4]   略论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J].
刘海年 .
中国法学, 1998, (01) :5-15
[5]  
新刑法罪名司法解释适用全书[M].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吴振兴主编, 1998
[6]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 法律出版社 , 张晋藩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