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人工梭梭林群落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10
作者
丁改改 [1 ,2 ]
蒋进 [1 ]
宋春武 [1 ]
李生宇 [1 ]
王海峰 [1 ]
周杰 [1 ,2 ,3 ]
李亚萍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关键词
积雪-客沙造林; 秋灌造林; 梭梭林; 自然更新; 物种多样性; 土壤水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D O I
10.13930/j.cnki.cjea.170111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探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莫索湾地区33年来人工梭梭林群落(依靠天然降水)的生态特征,本文对两种造林技术(积雪-客沙造林和秋灌造林)人工梭梭林地梭梭的长势、草本植物、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1)积雪-客沙造林和秋灌造林梭梭至今生长良好,目前植株高度和冠幅均大于2 m和2 m2,当年新生枝条长度均大于20 cm;初始造林梭梭存活率较高,分别为40%和63%;经过自然更新,现有密度均有所提高,人工林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林下生长有不同优势种的草本植物;土壤含水量均>2.00%,能够满足梭梭生长。(2)由于两种造林技术的土地处理方式和初期水分供给量不同,导致两种林地梭梭生长、林下草本植物盖度和多样性以及天然更新梭梭植株数量均有很大差异,整体秋灌造林地的状况优于积雪-客沙造林地。(3)两种造林技术对于当地生态条件均有很好的适应性,虽然积雪-客沙造林密度相对较低,但优于自然植被状况,且造林成本低;秋灌造林密度较大,天然更新植株数量较多,但造林成本高,后期生长较缓慢,需要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调整密度。综上可知,积雪-客沙造林和秋灌造林梭梭目前生长均较稳定,后者对该区生态条件适应性更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423 / 14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1]  
新疆沙漠化与风沙灾害治理[M]. 科学出版社 , 夏训诚等编著, 1991
[12]  
Facilitating regeneration of secondary forests with the use of mixed and pure plantations of indigenous tree species[J] . Nélida J Carnevale,Florencia Montagnini.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2 (1)
[13]  
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康冰,刘世荣,蔡道雄,卢立华.应用生态学报. 2009(10)
[14]   三北地区防护林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 [J].
张泽秀 ;
刘利民 ;
贾燕 ;
李秀芬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9) :1696-1701
[15]   准噶尔盆地南缘梭梭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黄培祐 ;
李启剑 ;
袁勤芬 .
生态学报, 2008, 28 (12) :6051-6059
[16]   沙地樟子松针叶保水力及相对含水量动态变化分析 [J].
白雪峰 ;
韩辉 ;
周凤艳 ;
杨树军 ;
刘伯超 ;
雷泽勇 ;
金震 .
防护林科技, 2008, (03) :51-53+75
[17]   新疆莫索湾南缘沙漠四种灌木空间异质性的对比 [J].
贾亚敏 ;
刘彤 ;
骆郴 ;
崔运河 ;
谢江波 ;
魏鹏 ;
崔耀平 .
干旱区研究 , 2008, (02) :225-230
[18]   降水、土壤水分和结皮对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的影响 [J].
马全林 ;
王继和 ;
朱淑娟 .
生态学报, 2007, (12) :5057-5067
[19]   植物自然更新研究进展 [J].
李小双 ;
彭明春 ;
党承林 .
生态学杂志, 2007, (12) :2081-2088
[20]   森林退化/衰退的研究与实践 [J].
朱教君 ;
李凤芹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7) :1601-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