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中肋骨条藻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附视频

被引:130
作者
霍文毅
俞志明
邹景忠
宋秀贤
郝建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关键词
胶州湾; 中肋骨条藻; 环境因子; 统计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1998年 7月 3— 8日胶州湾女姑山增养殖海域发生一次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赤潮 ,对该次赤潮生消全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的监测分析表明 :该养殖海域表层水体溶解态无机氮、无机磷、可溶性铁和锰含量高 ,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基础 ;6月 30日— 7月 1日较强的降雨过程使水体在以后两天中形成了高温、低盐、富营养的环境 ,有利于中肋骨条藻的快速增殖并直接导致了赤潮的爆发 ;7月 3— 8日天气持续的高温和静风使赤潮得以维持 ,随后磷、硅的耗尽使赤潮逐步走向消亡。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研究了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影响本次赤潮的重要环境因子有 :盐度、水温、硅酸盐、磷酸盐。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1998年春季珠江口海域大规模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Ⅲ [J].
黄长江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1, (01) :1-6+117
[2]   营养盐对中肋骨条藻和新月菱形藻部分生化组成和性质的影响附视频 [J].
李铁 ;
史致丽 ;
李俊 ;
张金良 .
海洋与湖沼, 2000, (03) :239-245
[3]   1998年春季珠江口海域大规模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Ⅱ [J].
黄长江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0, (03) :233-238+349
[4]   1998年春季珠江口海域大规模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生物学特征I [J].
黄长江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0, (02) :197-204+233
[5]   营养盐对中肋骨条藻和新月菱形藻生长及氮磷组成的影响附视频 [J].
李铁 ;
胡立阁 ;
史致丽 .
海洋与湖沼, 2000, (01) :46-52
[6]   中肋骨条藻和新月菱形藻对营养盐的吸收速率及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 [J].
李铁 ;
史致丽 ;
仇赤斌 ;
王巧玲 .
海洋与湖沼, 1999, (06) :640-645
[7]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变化的研究 [J].
张均顺 ;
沈志良 .
海洋与湖沼, 1997, (05) :529-535
[8]   南海大鹏湾盐田海域骨条藻数量的多元分析 [J].
黄奕华 ;
楚建华 ;
齐雨藻 .
海洋与湖沼, 1997, (02) :121-127
[9]   中肋骨条藻增殖的环境制约作用——Fe(Ⅲ)与N、Mn、光、温交互作用对藻生化组成的效应 [J].
陈慈美 ;
周慈由 ;
郑爱榕 ;
胡海 .
海洋通报, 1996, (02) :37-42
[10]  
胶州湾水域的营养盐[J]. 沈志良,陆家平,刘兴俊,王一飞.海洋科学集刊. 19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