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区构造演化中的黄桥转换事件与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53
作者
张永鸿
机构
[1] 华东石油地质局南京
关键词
下扬子区; 构造演化; 黄桥转换事件; 中生界; 古生界; 苏北—南黄海盆地;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下扬子区由南黄海刚性陆核及其克拉通周边地带组成。它由南大陆离裂而来,同其它地块一起在中生代拼贴于华北地台而成为其增生地体。地体碰撞造就了遍及全区的对冲推覆构造系统和走滑断裂系。黄桥转换事件(K2)后,全区纳入西太平洋构造城,发育白恶-第三系断陷盆地。上述过程决定了该区油气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从晚期成藏、持续生油等观点出发,最有利区在苏北-南黄海盆地,其中又以盐城-宁国一线以东地域为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华南和华北陆块显生宙的古地磁及构造演化 [J].
翟永建 ;
周烑秀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3) :292-307
[2]   下扬子地区HQ-13线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及其地质意义 [J].
陈沪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3) :211-222+327
[3]   试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 [J].
朱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1) :1-33
[4]  
关士聪地质文选[M]. 地质出版社 , 关士聪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