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中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初探——兼论秦岭超大型金属矿集区的研究与勘查

被引:19
作者
方维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
[2] 西北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3] 西安
关键词
热水沉积成矿盆地; 研究思路和方法; 秦岭造山带; 超大型矿集区; 热水沉积岩相构造-沉积岩相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秦岭造山带中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为例, 讨论了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 在这些盆地中已发现了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 也是秦岭超大型矿集区的研究原理、研究及研究内容等基本准则。提出盆地充填史、盆地内同生构造作用等研究沉积盆地形成与发展。认为秦岭热水沉积成矿盆地具有分级特征, 热水沉积岩相是主要的物质组成。总结了秦岭中(火山)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深水缺氧环境中热水沉积成矿盆地、叠合盆地、复合盆地、拉分盆地、裂陷盆地等六种构造-沉积岩相时间-空间组合模式, 它们是超大型金属矿床产出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硅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刘家军 ;
郑明华 ;
刘建明 ;
周渝峰 ;
顾雪祥 ;
张斌 .
岩石学报, 1999, (01) :146-148+150-155
[2]  
试论非常规超大型矿床物质组成、地质背景、形成机制的某些独特性——初谈非常规超大型矿床[J]. 涂光炽.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3]   哀牢山金矿带矿化剂对金成矿的制约 [J].
胡瑞忠 ;
毕献武 ;
何明友 ;
刘秉光 ;
G.Turner ;
P.G.Burnard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1998, (S2) :24-30
[4]   秦岭造山带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形成大陆动力学条件分析 [J].
方维萱 .
西北地质, 1998, (03) :11-17
[5]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J].
何登发,李德生 .
地学前缘, 1995, (03) :53-58+88
[6]   沉积盆地的动力学分析──盆地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向 [J].
李思田 .
地学前缘, 1995, (03) :1-8
[7]  
秦岭造山带的结构构造[J]. 张国伟,孟庆任,赖绍聪.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9)
[8]   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构造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国伟,张宗清,董云鹏 .
岩石学报, 1995, (02) :101-114
[9]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热液中∑CO2来源研究[J]. 胡瑞忠,李朝阳,倪师军,刘莉,于津生.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02)
[10]   陕西石梯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初步探讨 [J].
廖明汉 ;
王波 .
陕西地质, 1988, (02)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