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

被引:104
|
作者
曾繁仁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实践美学; 马克思; 人类; 实践观点的美学; 生态美学; 实践存在论; 生态整体主义; 存在论哲学;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论; 美学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3-092 [];
学科分类号
010106 ;
摘要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生态美学包含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与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内涵。在西方则以海德格尔的“四方游戏说”为其典范表述,这恰是海氏受到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成果,因此生态美学必将开创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新时代。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罗尔斯顿论内在价值:一种解构[J]. J.B.科利考特,雷毅.哲学译丛. 1999(02)
  • [2]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诺著, 2003
  • [3] 朝向事情本身[M]. 团结出版社 , 张祥龙主讲, 2003
  • [4] 书写与差异[M]. 三联书店 , (法)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著, 2001
  • [5] 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雷毅著, 2001
  • [6]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 商务印书馆 , (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 2000
  • [7] 西方哲学简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敦华著, 2000
  • [8] 美学的将来[M]. 广西教育出版社 , (日)今道友信编, 1997
  • [9] 人、自然与文化[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冯沪祥著, 1996
  • [10] 全球问题与人类困境[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徐崇温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