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济湟工程TBM挤压大变形卡机计算分析与综合防控

被引:41
作者
黄兴 [1 ]
刘泉声 [2 ]
彭星新 [1 ]
雷广峰 [1 ]
魏莱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引大济湟; 隧道掘进机(TBM); 挤压大变形; 卡机; 防控;
D O I
10.16285/j.rsm.2017.10.025
中图分类号
TV554 [隧洞与地下工程]; TV68 [调水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针对青海省引大通河济湟水河(引大济湟)工程频繁遭遇挤压大变形和卡机灾害难题,基于挤压大变形本构模型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卡机事故预测分析理论,提出了挤压大变形和卡机计算方法,进行了引大济湟工程TBM掘进围岩挤压大变形与卡机计算,结果表明:(1)TBM穿越F5断层区段时,当扩挖间隙为10 cm时,开挖卸荷后护盾所受摩阻力将达到推进系统提供的最大推力,易发生卡机事故;(2)挤压变形、围岩-护盾接触面积和护盾所受摩阻力随停机时间不断增大,停机1 d内增大的速率越来越大,停机后7 d起,围岩流变速率和护盾所受摩阻力增加速率均减缓,直到停机后13 d时,围岩-护盾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护盾所受摩阻力趋于稳定。同时为了防止和控制卡机事故,对该工程后续施工提出了最佳扩挖间隙和许可停机时间等卡机综合防控的3个对策:即扩挖间隙至少要增大到15 cm,此时停机初始时刻不发生卡机,许可停机时间为2 d;扩挖间隙增大到18 cm时,许可停机时间为4 d;扩挖间隙增大到20 cm时,就选取的围岩条件下,停机7 d内TBM基本不发生卡机,7 d后也很容易克服卡机。提出的卡机防控措施对引大济湟工程TBM安全高效掘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得到工程实际控制对策的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962 / 297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TBM掘进围岩挤压大变形机理与本构模型
    黄兴
    潘玉丛
    刘建平
    刘泉声
    [J]. 煤炭学报, 2015, 40 (06) : 1245 - 1256
  • [2] TBM围岩挤压大变形特性分析与等级划分
    黄兴
    刘泉声
    刘滨
    刘学伟
    崔先泽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 32 (02) : 260 - 266
  • [3] 深埋隧洞节理密集带TBM掘进围岩破坏范围研究
    屈天祥
    倪锦初
    孙金山
    苏利军
    卢文波
    [J]. 人民长江, 2008, (03) : 16 - 18+44
  • [4] 青海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引水隧洞TBM
    崔原
    [J]. 建筑机械, 2006, (03) : 44 - 47
  • [5] 昆明上公山隧道复杂地质条件下TBM卡机及护盾变形问题分析和对策
    尚彦军
    史永跃
    曾庆利
    尹俊涛
    薛继洪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1) : 60 - 65
  • [6] A Completely 3D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Mechanized Tunnel Excavation
    Zhao, Kai
    Janutolo, Michele
    Barla, Giovanni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12, 45 (04) : 475 - 497
  • [7] On the feasibility of TBM drives in squeezing ground[J] . M. Ramoni,G. Anagnostou.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incorporating Trenchless Technology Research . 2006 (3)
  • [8] Indian experiences with Q and RMR systems[J] . R.K. Goel,J.L. Jethwa,A.G. Paithankar.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incorporating Trenchless Technology Research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