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城乡差距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孔凡斌
[1
,2
,3
]
崔铭烨
[2
]
徐彩瑶
[1
,2
]
陆雨
[2
]
沈月琴
[1
,2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2]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发展差距;
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效率;
倒U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目的】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构建衡量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和城乡差距的多维度测算体系,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对城乡差距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制定和完善城乡共同富裕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1—2020年浙江省11个设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静态面板模型分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对城乡差距的影响效应,从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城乡就业差距和城乡公共差距四个方面分析作用机制。【结果】1)2001—2020年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较低,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20年间设区市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均值表现为嘉兴>金华>台州>舟山>湖州>绍兴>宁波>温州>杭州>丽水。2)2001—2020年浙江省城乡差距总体呈下降态势,各设区市城乡发展差距水平存在明显异质性。20年间各设区市城乡差距均值表现为嘉兴<湖州<舟山<宁波<杭州<绍兴<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丽水。3)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对城乡差距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倒U型”发展态势。4)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能够通过非农就业人数、农林水事务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等路径影响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结论】各设区市应根据各自森林资源禀赋特征,创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模式,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森林生态产业市场化促进机制和生态产业发展利益共享机制,拓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村非农就业收入和森林资源财产性收入水平,将浙江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城乡共同富裕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3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