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地区玉米育种面临的挑战及相应对策探讨

被引:55
作者
潘光堂
杨克诚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农业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 西南地区; 育种目标; 种质资源; 杂优类群; 突破性自交系; 育种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剖析西南地区发展玉米产业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反思了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存在的主要差距,并根据国内外玉米杂交育种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实践,从育种层面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在育种目标上,重点是抗病与抗虫、耐旱与耐瘠、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和耕作制度改革,以及拓展利用营养体优势新型"饲草玉米"。在种质创新上,应明确杂优类群、简化杂优模式,系统开展基础种质评价与分析,合成与改良育种用群体,创制育种特异新材料。在突破性自交系选育上,应注重特异新基因的发掘与利用,把产量GCA作为重要选择标准,把自交衰退慢的株系作为主要选择对象,自交、姊妹交或混粉交替进行,提高优良基因型频率;加大选系的鉴定力度,并测定产量。在育种方法上,应增加种植密度,加大选择压力,实施南北穿梭育种,加快我国南方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加快高新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41 / 11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李晓超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plant breeding: From publications to practice [J].
Xu, Yunbi ;
Crouch, Jonathan H. .
CROP SCIENCE, 2008, 48 (02) :391-407
[3]   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 [J].
于海波 ;
张玲 .
玉米科学, 2011, (05) :64-67
[4]   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改良与利用 [J].
李芦江 ;
杨克诚 ;
潘光堂 ;
荣廷昭 .
玉米科学, 2011, 19 (01) :1-7
[5]   重庆市玉米杂交育种的思考 [J].
霍仕平 ;
张兴端 ;
向振凡 ;
张健 ;
晏庆九 ;
余志江 ;
张芳魁 .
作物杂志, 2011, (01) :109-112
[6]   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J].
杜何为 ;
戴景瑞 ;
李建生 .
玉米科学 , 2010, (06) :1-7
[7]   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J].
尹祥佳 ;
翁建峰 ;
谢传晓 ;
郝转芳 ;
王汉宁 ;
张世煌 ;
李新海 .
作物杂志, 2010, (06) :1-9
[8]   玉米关联分析与品种分子设计 [J].
王益军 ;
孙萍 ;
邓德祥 ;
卞云龙 .
玉米科学, 2010, (05) :9-13+18
[9]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探讨 [J].
任纬 ;
张长春 ;
严康 ;
杨旭东 .
玉米科学, 2010, (05) :39-41
[10]   近50年来四川盆地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J].
陈超 ;
庞艳梅 ;
张玉芳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9) :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