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森林破碎化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8
作者
杨智奇 [1 ,2 ,3 ]
董金玮 [1 ]
徐新良 [1 ]
赵国松 [1 ]
陈炜 [2 ]
周岩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森林破碎化; 黄土高原; .破碎化模型; 退耕还林; 时空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评价黄土高原森林破碎化程度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本文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7期(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森林破碎化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原35年的森林面积和森林破碎化程度的基本特征和时空格局,并在区域尺度及县级尺度分析了森林破碎化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的森林面积比例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特点;森林破碎化程度总体随时间呈现"先加剧后减缓"的演化特征;在空间格局上,森林破碎化呈现"斑块森林为主导,内部森林分布集中"的特点;在区域尺度上,水土流失较轻、自然条件较好的土石山区和河谷平原区的森林破碎化程度和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明显;在县级尺度上,陕西和内蒙古的破碎化程度相对较大,山西的森林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总体来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黄土高原森林面积显著提高,森林破碎化程度有效缓解,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46 / 12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森林破碎化多尺度评价 [J].
李瑶 ;
肖向明 ;
李香萍 ;
马俊 ;
陈帮乾 ;
秦元伟 ;
董金玮 ;
赵斌 .
生物多样性, 2017, 25 (04) :372-381
[2]   近20年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J].
周书贵 ;
邵全琴 ;
曹巍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 (02) :190-199
[3]   中国森林覆盖度产品的差异性及不确定性分析 [J].
秦元伟 ;
董金玮 ;
肖向明 .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06) :830-834
[4]   基于多期遥感的云阳县域森林景观破碎化演变与驱动力研究 [J].
史京京 ;
夏朝宗 ;
严恩萍 ;
党永峰 .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04) :59-68
[5]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6]   中国三大林区森林破碎化及干扰模式变动分析 [J].
沈文娟 ;
徐婷 ;
李明诗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 (04) :75-79
[7]   近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J].
李双双 ;
延军平 ;
万佳 .
地理学报, 2012, 67 (07) :960-970
[8]   急剧城市化背景下森林破碎化模式分析——以浙江余杭区为例 [J].
戎慧 ;
李明诗 ;
沈文娟 ;
彭世揆 ;
徐达 ;
翁卫松 .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2, (01) :173-178
[9]   北京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分析 [J].
宫兆宁 ;
张翼然 ;
宫辉力 ;
赵文吉 .
地理学报, 2011, 66 (01) :77-88
[10]   中国大陆省级尺度森林破碎化特征评价 [J].
孙飞 ;
陈敏学 ;
毛丽君 ;
李明诗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 (01) :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