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源找油”:源岩油气内涵与前景

被引:132
作者
杨智
邹才能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源岩油气; 页岩气; 页岩油; 煤层气; 甜点段; 甜点区; 源控论; 人工油气藏; 非常规油气革命; 大型常规-非常规“共生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背景、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和重点盆地研究对比分析,将非常规油气划分为源岩油气、致密油气和滞聚油气3种类型,明确源岩油气是全球油气供应的战略领域,是未来石油工业第2个150 a生命周期中举足轻重的资源组成,是"进源找油"的主要对象。提出源岩油气地质学内涵,集成建立了源岩油气生、排、滞留烃模式,指出5个源岩油气生成段决定相应技术条件下的现实资源潜力;分析了源岩油气"甜点段"形成机理,发现页岩油主要聚集在紧贴生油段、孔渗较好的泥页岩段,而煤层气和页岩气"甜点段"源储一体、吸附在煤层表面或滞留在富有机质黑色页岩段,评价优选源岩油气"甜点区(段)"是"进源找油"的核心;源岩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继北美之后,全球十余个大型常规-非常规"共生盆地"源岩油气也将迎来大发展,源岩油气是中国未来石油稳定发展的主力、天然气产量跨越的增长点,预计2030年中国源岩油和源岩气产量将分别占比15%和30%;应对源岩油气发展挑战,建议坚持理论创新、设立开发试验区、加强技术攻关、争取国家支持等。源岩油气地质,是"源控论"在非常规油气阶段的新发展,将为承续和推进后油气工业时代上游领域新征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中国中西部盆地的重大进展 [J].
贾承造 ;
邹才能 ;
杨智 ;
朱如凯 ;
陈竹新 ;
张斌 ;
姜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 (04) :546-560
[2]   页岩油地下原位转化的内涵与战略地位 [J].
赵文智 ;
胡素云 ;
侯连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 (04) :537-545
[3]   全球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 [J].
童晓光 ;
张光亚 ;
王兆明 ;
温志新 ;
田作基 ;
王红军 ;
马锋 ;
吴义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 (04) :727-736
[4]   腐泥型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与全过程生烃演化模式 [J].
李剑 ;
马卫 ;
王义凤 ;
王东良 ;
谢增业 ;
李志生 ;
马成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 (03) :445-454
[5]   常规-非常规天然气理论、技术及前景 [J].
邹才能 ;
杨智 ;
何东博 ;
位云生 ;
李剑 ;
贾爱林 ;
陈建军 ;
赵群 ;
李易隆 ;
李君 ;
杨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 (04) :575-587
[6]   泥质烃源岩的有效排油门限及页岩油地质意义 [J].
马中良 ;
郑伦举 ;
余晓露 ;
赵中熙 ;
李志明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2 (01) :32-39
[7]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气的成因类型 [J].
戴金星 ;
倪云燕 ;
黄士鹏 ;
彭威龙 ;
韩文学 ;
龚德瑜 ;
魏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 (06) :837-848
[8]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油储集层微米—纳米级孔隙体系表征 [J].
胡钦红 ;
张宇翔 ;
孟祥豪 ;
李政 ;
谢忠怀 ;
黎茂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 44 (05) :681-690
[9]   基于原位转化/改质技术的陆相页岩选区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页岩为例附视频 [J].
杨智 ;
邹才能 ;
付金华 ;
侯连华 ;
刘显阳 ;
林森虎 ;
李士祥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7, (03) :221-228
[10]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流变学演化 [J].
邱楠生 ;
许威 ;
左银辉 ;
常健 ;
刘春黎 .
地学前缘, 2017, 24 (03)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