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模拟诊断分析
被引:5
作者:

贺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

沈桐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
来源:
关键词:
梅雨锋;
温湿扰动;
湿位涡;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4.04.007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1998年7月28—29日发生于长江中下游的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温湿扰动对于强对流的发展及暴雨的出现具有重要作用。低空急流核和切变线配合的存在有利于大暴雨的产生。湿位涡场结构在暴雨增幅期与暴雨增幅前期和暴雨减弱期有明显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湿位涡诊断分析在东南亚强降水中的应用
[J].
范可
;
琚建华
;
范学峰
.
气象科技,
2003, (01)
:23-28

范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琚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范学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2]
1998梅雨锋的结构特征及形成与维持
[J].
王建捷
;
陶诗言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5)
:526-534+641

王建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3]
1998年7月20~21日武汉地区梅雨锋上突发性中-β系统的发生发展分析
[J].
张小玲
;
陶诗言
;
张庆云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4)
:385-397

张小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庆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1998年梅雨锋的动力热力结构分析
[J].
张小玲
;
陶诗言
;
张庆云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3)
:257-268

张小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庆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
1999年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梅雨锋低涡扰动的结构研究
[J].
高坤
;
徐亚梅
.
大气科学,
2001, (06)
:740-756

高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徐亚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6]
梅雨锋中尺度切变线雨带的动力结构分析
[J].
寿绍文
;
励申申
;
张诚忠
;
范可
.
气象学报,
2001, (04)
:405-413

寿绍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励申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张诚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持续性梅雨锋暴雨的环流特征分析
[J].
张雁
;
丁一汇
;
马强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2)
:161-167

张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8]
梅雨锋强暴雨中低层系统物理图象研究Ⅰ:特大暴雨的雨团活动与地面流型
[J].
周军
;
闫冠华
;
唐镭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2)
:175-181

周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山西省忻州地区气象局!山西忻州,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台!江苏南京

闫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山西省忻州地区气象局!山西忻州,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台!江苏南京

唐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山西省忻州地区气象局!山西忻州,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台!江苏南京
[9]
与低层“湿度锋”耦合的带状CISK和暖切变型梅雨锋的产生
[J].
胡伯威
.
大气科学,
1997, (06)
:40-47

胡伯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暴雨研究所
[10]
暖切变型江淮梅雨锋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
[J].
胡伯威,彭广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6, (04)

胡伯威,彭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暴雨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暴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