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9.0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来自江陵剖面沉积物记录

被引:40
作者
谢远云 [1 ]
李长安 [2 ]
王秋良 [2 ]
殷鸿福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江陵地区; 9.0kaB.P.; 气候演化;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6.02.012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2002年9月在荆州市江陵县发现的9 ka B.P.以来的江陵剖面进行14C测年、粒度、TOC、TN、1δ3C、孢粉等综合分析,重建江汉平原江陵地区9 ka B.P.以来古气候古环境演化:9.06.07 ka B.P.为高温阶段,其间8.1ka B.P.记录到一次较明显降温事件;6.074.60 ka B.P.为冷干期;4.603.44 ka B.P.间气候波动频繁,为全新世第二个暖湿期前期阶段;3.442.50 ka B.P.为高温期,湖沼泥炭发育,是全新世第二个暖湿期后期阶段,为稳定的暖湿阶段;2.50 ka B.P.以来温度相对较低,为冷期。江陵地区近9 ka B.P.以来气候变化不仅与国内大量研究资料相一致,且在许多较大气候事件上与世界许多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江陵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99 / 22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湖泊沉积物粒度的气候指示意义——以江汉平原江陵剖面为例 [J].
谢远云 ;
王秋良 ;
李长安 ;
殷鸿福 .
地质科技情报, 2004, (04) :41-43
[2]   鄱阳湖沉积物近8ka来有机质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气候变化特征 [J].
马振兴 ;
黄俊华 ;
魏源 ;
李均辉 ;
胡超涌 .
地球化学, 2004, (03) :279-285
[3]   全新世以来云南洱海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 [J].
沈吉 ;
杨丽原 ;
羊向东 ;
R.Matsumoto ;
童国榜 ;
朱育新 ;
张振克 ;
王苏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130-138
[4]   蒙古北部Gun Nuur湖记录的全新世气候突发事件 [J].
汪卫国 ;
冯兆东 ;
李心清 ;
张虎才 ;
马玉贞 ;
安成邦 ;
郭兰兰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4, (01) :27-33
[5]   红原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J].
王华 ;
洪业汤 ;
朱咏煊 ;
林庆华 ;
冷雪天 ;
毛绪美 .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2) :51-56
[6]   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湖泊沉积物环境记录——以沉积物粒度为例 [J].
陈敬安 ;
万国江 ;
张峰 ;
David Dian Zhang ;
黄荣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6) :563-568
[7]   泥河湾盆地东部中全新世晚期的干/冷干事件与中全新世湿润状况的结束 [J].
王红亚 ;
汪美华 ;
谢强 ;
于澎涛 ;
刘鸿雁 ;
崔海亭 .
地理科学, 2002, (05) :557-562
[8]   红原泥炭纤维素氧同位素指示的距今6ka温度变化 [J].
徐海 ;
洪业汤 ;
林庆华 ;
洪冰 ;
姜洪波 ;
朱泳煊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15) :1181-1186
[9]   近150a来南红山湖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J].
陈玲 ;
朱立平 ;
张青松 .
地理科学, 2002, (01) :39-42
[10]   南京江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 [J].
张强 ;
朱诚 ;
姜逢清 ;
于世永 .
地理科学, 2001, (06) :49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