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Q油田沙二段储层沉积模式

被引:21
作者
倪军娥 [1 ]
孙立春 [1 ]
古莉 [2 ]
何娟 [1 ]
赵卫平 [1 ]
刘新光 [1 ]
郭丽娜 [1 ]
吴梦阳 [1 ]
机构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2] 中海石油乌干达有限公司
关键词
混合沉积; 沉积模式; 湖相碳酸盐岩; 石臼坨凸起; 渤中凹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的混合沉积是渤海湾盆地古近系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具有相变快、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为了明确该类储层的展布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以渤中凹陷石臼坨凸起Q油田为例,以岩心分析化验、测井和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物源供给、古地貌和古气候等综合分析,对油田沙河街组二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相及沉积模式展开研究。分析认为,油田沙河街组二段整体处于湖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混合沉积发育的有利背景,可能发育混积及裙带状两种沉积模式。两种模式下的储层连通性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此外,混合沉积作用对改善中、深层碎屑岩储层起到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东段36-3构造古近系沙二段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J].
刘志刚 ;
周心怀 ;
李建平 ;
赖维成 ;
杜晓峰 ;
程建春 ;
王清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6) :832-838
[2]   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混合沉积成因类型及演化模式 [J].
董艳蕾 ;
朱筱敏 ;
滑双君 ;
成克男 ;
于学敏 ;
李德江 ;
李桂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1) :98-107
[3]   辽西凹陷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及储层预测效果 [J].
曹来圣 ;
喻林 ;
英紫娟 ;
王泽权 ;
孙立志 ;
候守探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 (06) :733-738+783+648
[4]   渤海海域湖相碳酸盐岩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J].
宋章强 ;
赖维成 ;
牛成民 ;
薛金宝 ;
沈洪涛 ;
于圣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44-449
[5]   碳酸盐岩台地类型、特征及主控因素 [J].
顾家裕 ;
马锋 ;
季丽丹 .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1) :21-27
[6]   断陷湖盆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东营凹陷金家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为例 [J].
张金亮 ;
司学强 .
地质论评, 2007, (04) :448-453+577
[7]   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 [J].
董桂玉 ;
何幼斌 ;
陈洪德 ;
辛长静 ;
罗进雄 ;
王爱丽 ;
孙以德 .
沉积学报, 2007, (03) :343-350
[8]   不同受力机制下的碳酸盐岩台地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J].
尹微 ;
樊太亮 ;
郭刚 ;
白云飞 ;
司玉梅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4) :188-191+449
[9]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演化及物源分析 [J].
吴磊 ;
徐怀民 ;
季汉成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1) :81-88
[10]   渤中坳陷超压-构造活动联控型流体流动与油气快速成藏 [J].
郝芳 ;
蔡东升 ;
邹华耀 ;
方勇 ;
曾治平 .
地球科学, 2004, (05) :51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