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02年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16
作者
陶明娟
赵军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
[3] 甘肃兰州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兰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因其基于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量化指标、新颖的思路和简便的计算方法以及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及方法本身的普适性而日益流行。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兰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兰州市生态足迹需求总量大于生态足迹供给,表明在现有发展和消费水平下,区域发展超出了其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生态足迹需求以化石燃料和耕地为主,主要生态生产性土地均出现生态赤字,区域发展中的生态压力相对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 [J].
岳东霞 ;
李自珍 ;
惠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454-463
[2]   东北地区生态消费水平的区域可持续性研究 [J].
刘力 ;
郑京淑 .
地理科学, 2003, (06) :656-660
[3]   河北省怀来县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J].
赵云龙 ;
唐海萍 ;
李新宇 ;
张新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1) :128-135
[4]   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 [J].
熊德国 ;
鲜学福 ;
姜永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6) :618-626
[5]   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J].
白艳莹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苗鸿 .
资源科学, 2003, (06) :31-37
[6]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 [J].
郭秀锐 ;
杨居荣 ;
毛显强 .
地理研究, 2003, (05) :654-662
[7]   山东省生态空间占用的初步研究 [J].
赵慧霞 ;
刘厚凤 ;
姜鲁光 .
生态科学, 2003, (03) :280-283
[8]   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对中国西部城镇化的启示 [J].
梁德阔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 (03) :55-62
[9]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10]   生态占用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运用与改进 [J].
秦耀辰 ;
牛树海 .
资源科学, 2003,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