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不同粳稻品种株型、产量与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58
作者
杜永 [1 ]
王艳 [2 ]
王学红 [2 ]
孙乃立 [2 ]
杨建昌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 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水稻; 株型; 产量; 品质;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黄淮稻区的129个粳稻品种(品系)进行了株型、产量和品质的观察测定。通过产量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超高产、高产、中产、中低产及低产5种类型。超高产类型品种占3.1%,低产类型品种占14.7%,其他3类品种占82.2%。超高产水稻品种多为半直立大穗型、叶片挺立,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较高的粒重、结实率和经济系数。优质米品种在高产和中高产类型中较多,在超高产和低产类型中很少。垩白米率高是超高产品种米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黄淮地区超高产(>12thm-2)中粳水稻品种的株型和产量构成指标,即株高1.00~1.08m,全生育期150~155d,穗型半直立,有效穗320~340个m-2,穗长0.17~0.18m,一次枝梗12~15个,二次枝梗30~38个;每穗160~180粒,结实率>85%,千粒重26~27g;倒1、2、3叶叶长分别为0.26~0.28、0.35~0.40和0.32~0.38m,剑叶角度<20°,收获指数>0.50。
引用
收藏
页码:1079 / 10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对超级稻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J].
黄英金 ;
徐正进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05) :3-7
[2]   江苏省主要高产粳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J].
徐大勇 ;
金军 ;
杜永 ;
潘启民 ;
朱庆森 .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04) :203-207
[3]   1949年以来辽宁省水稻发展形势的分析 [J].
王伯伦 ;
刘新安 ;
陈健 ;
李钦德 ;
姚峰 ;
韩春凤 ;
王洪山 ;
朱迎春 ;
王佳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83-86
[4]   早籼水稻垩白部位淀粉的蒸煮食味品质特征 [J].
程方民 ;
钟连进 ;
舒庆尧 ;
黄华宏 ;
石春海 ;
吴平 .
作物学报, 2002, (03) :363-368
[5]   近20年来浙江省晚粳稻和晚糯稻品种推广应用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 [J].
姚海根 ;
姚坚 ;
汤美玲 ;
陈自平 .
浙江农业科学, 2000, (04) :3-7
[6]   组建工程中心 促进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 [J].
袁隆平 ;
全永明 ;
罗闰良 .
杂交水稻, 2000, (01) :3-5
[7]   粳稻垩白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它性状的相关分析 [J].
鲍根良 ;
奚永安 .
浙江农业学报, 1997, (01) :2-5
[8]   赣化2号亩产1800斤以上田块群体及其控制技术 [J].
许恒道 ;
潘启民 ;
齐运田 ;
刘希强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4, (05)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