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长江下游地区降水异常的相关分析

被引:25
作者
费亮
王玉清
薛宗元
吴天泉
机构
[1] 上海台风研究所
关键词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 长江下游地区降水;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揭示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和长江下游地区降水均存在3-4年和准两年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且通过时滞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以降水滞后海温约4个月的正相关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利用一个多级数字滤波器对两者的逐月距平序列进行了高通、低通和带通滤波,并对两者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滤波分量进行时滞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只是在2-4年的时间尺度上两者相关最为密切,并以降水滞后海温4-5月的正相关最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442 / 4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准两年周期振荡在我国月降水量中的表现 [J].
黄嘉佑 .
大气科学 , 1988, (03) :267-273
[2]   地球自转高频变化分析 [J].
罗时芳 ;
郑大伟 ;
D.S.Robertson ;
W.E.Carter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8, (08) :605-608
[3]   中国东部季风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J].
李麦村 ;
吴仪芳 ;
黄嘉佑 .
大气科学, 1987, (04) :365-372
[4]   我国降水振荡周期特征的初步分析 [J].
赵汉光 .
大气科学, 1986, (04) :426-430
[5]   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对热带大气环流及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J].
陈烈庭 .
大气科学, 1977, (01) :1-12
[6]   1972年冬季世界性天气异常的环流特征及其与海表水温的联系 [J].
陈烈庭 .
科学通报, 1974, (08) :3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