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储层物性演化

被引:17
作者
林承焰 [1 ,2 ]
孙小龙 [1 ]
马存飞 [1 ]
张宪国 [1 ,2 ]
赵仲祥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花港组; 储盖组合; 埋藏史; 欠压实超压; 孔隙演化; 优质储层;
D O I
10.13247/j.cnki.jcumt.00066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阐明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储层物性演化规律,以南部和中部地区花港组为研究对象,依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镜质体反射率等手段,以储层物性和储盖组合研究为基础,结合埋藏史恢复,分析储层孔隙演化规律及其主控因素,认为不同储盖组合在埋藏史控制下经历不同的成岩演化过程,形成现今的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部地区远离早期沉降中心,缓慢沉降期原生孔隙保存,快速沉降期和构造抬升期溶蚀发育,稳定沉降期发育少量晚期胶结,压实损失孔隙度(ФCOM)、胶结损失孔隙度(ФCEM)和溶蚀增加孔隙度(ФDIS)分别为20.86%,7.65%和7.78%,相对浅埋及半开放成岩环境形成相对弱压实、弱胶结和强溶蚀常规-低渗储层;中部地区靠近早期沉降中心,缓慢沉降期压实较强,快速沉降期有利的储盖组合形成的欠压实超压抑制压实,构造抬升期发育不同程度溶蚀,稳定沉降期发育晚期胶结,花港组上段ФCOM,ФCEM和ФDIS分别为21.82%,9.01%和5.64%,花港组下段ФCOM,ФCEM和ФDIS分别为23.84%,9.05%和4.50%,相对深埋及封闭成岩环境形成相对强压实、强胶结和弱溶蚀的花港组上段低渗-致密储层和花港组下段致密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820 / 8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致密砂岩相对高渗储层特征及分布控制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为例
    周勇
    徐黎明
    纪友亮
    牛小兵
    车世琦
    尤源
    李志成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7, (01) : 106 - 120
  • [2] 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致密化机理与成岩流体演化——以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北部花港组为例
    苏奥
    陈红汉
    王存武
    李倩
    李培军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6, (05) : 972 - 981+1029
  • [3]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剥蚀厚度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
    李德勇
    郭太宇
    姜效典
    赵汗青
    王海平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 36 (06) : 913 - 923
  • [4]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的耦合关系
    苏奥
    陈红汉
    陈旭
    马玉华
    杨文帅
    刘洪平
    李培军
    [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6 (03) : 1016 - 1026
  • [5]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古生界油气盖层动态演化评价
    张仲培
    王毅
    李建交
    刘士林
    云金表
    李京昌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 (06) : 839 - 852
  • [6] 西湖凹陷断裂系统特征及其控藏机制
    蔡华
    张建培
    唐贤君
    [J].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10) : 18 - 26
  • [7] 西湖凹陷砂岩储层异常高孔带分布及成因
    苏奥
    陈红汉
    曹来圣
    李成海
    雷明珠
    赵玉涛
    [J]. 沉积学报, 2014, 32 (05) : 949 - 956
  • [8] 东海陆架盆地构造反转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张国华
    张建培
    [J]. 地学前缘, 2015, 22 (01) : 260 - 270
  • [9] 西湖凹陷构造发育及其对平湖组煤系的控制——与黄县盆地对比分析
    李云波
    姜波
    赵志刚
    屈争辉
    蔡佳
    宫贺晏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 43 (03) : 432 - 441
  • [10] 以米氏旋回为标尺进行测井层序划分对比——以东海西湖凹陷古近-新近系地层为例
    袁学旭
    郭英海
    赵志刚
    沈玉林
    蔡佳
    张虎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3, (05) : 766 - 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