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马氏珠母贝家系的中期生长性状评估

被引:11
作者
汤健 [1 ,2 ]
刘文广 [2 ]
林坚士 [2 ]
何毛贤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生长速率; 家系; 不完全双列杂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2008年3月以2006年构建的4个家系F1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成功构建了9个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acata)家系,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对其壳高、壳长、壳宽和体质量进行了周年测量,对不同遗传背景的家系和不同时期4个生长性状的生长速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系间及不同生长时期在各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9个家系的壳高生长速率顺序为F11>F4>F9>F3>F6>F12>F2>F7>F5,壳长生长速率顺序为F11>F4>F3>F9>F12>F2>F6>F7>F5,壳宽生长速率顺序为F6>F11>F3>F9>F4>F12>F2>F5>F7,体质量生长速率顺序为F11>F12>F9>F3>F7>F2>F4>F5>F6。F11、F4和F9家系壳高生长较快,F11家系壳长生长较快,F11、F3和F9家系壳宽生长较快,F11、F12和F9家系体质量生长较快,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各生长指标差异显著性有所不同,10月~12月以壳高、壳长和壳宽增长较为显著,3月~5月以体质量增长较为显著;慢速生长期各生长性状指标增长速率差异均不显著,而快速增长时期各生长性状增长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筛选出生长性状最优的家系F11,为通过家系选择培育优良品种提供了遗传素材,同时为家系育种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Third generation evaluation of Sydney rock oyster Saccostrea commercialis (Iredale and Roughley) breeding lines.[J].John A Nell;Ian R Smith;A.K Sheridan.Aquaculture.1999, 3
[2]  
珍珠贝种苗生物学.[M].金启增等编著;.海洋出版社.1992,
[3]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2个地理群体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变异 [J].
王爱民 ;
王嫣 ;
顾志峰 ;
黎明 ;
石耀华 ;
李思发 .
海洋与湖沼, 2010, 41 (01) :140-147
[4]   菲律宾蛤仔家系的建立及早期生长发育 [J].
闫喜武 ;
霍忠明 ;
张跃环 ;
杨凤 ;
张国范 .
水产学报, 2010, 34 (01) :32-40
[5]   大连群体两种壳型菲律宾蛤仔的双列杂交 [J].
闫喜武 ;
张跃环 ;
金晶宇 ;
霍忠明 ;
杨凤 ;
张国范 .
水产学报, 2009, 33 (03) :389-395
[6]   马氏珠母贝4个壳色选系F1幼虫的生长比较 [J].
王庆恒 ;
邓岳文 ;
杜晓东 ;
符韶 .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03) :488-492
[7]   马氏珠母贝家系的生长比较 [J].
何毛贤 ;
管云雁 ;
林岳光 ;
黄良民 .
热带海洋学报, 2007, (01) :39-43
[8]   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J].
何毛贤 ;
史兼华 ;
林岳光 ;
姜卫国 ;
黄良民 .
海洋科学, 2006, (11) :1-4
[9]   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的生长特性研究 [J].
何毛贤 ;
林岳光 ;
袁涛 .
热带海洋学报, 2006, (04) :56-60
[10]   马氏珠母贝选育子一代生长特性研究 [J].
何毛贤 ;
史兼华 ;
林岳光 ;
姜因萍 .
热带海洋学报, 2006, (01)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