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物的树种多样性与杉木人工林土壤生态功能

被引:34
作者
汪思龙
黄志群
王清奎
于小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沈阳,沈阳,沈阳,沈阳
关键词
杉木; 凋落物树种多样性; 土壤生态功能; 纯林; 混交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模拟试验和野外调查对凋落物的树种多样性与杉木人工林土壤生态功能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林分取样调查的结果表明 ,有两个树种凋落物覆盖的几个杉阔混交林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只有杉木凋落物覆盖的杉木纯林土壤 ,酸性磷酸酶活性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这 3种土壤酶活性均以具有凋落物种类最多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最高。除了土壤酶活性升高之外 ,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也明显高于仅有一种杉木凋落物覆盖的杉木纯林土壤。采用杉木叶凋落物与不同阔叶树种凋落物处理土壤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在凋落物投放量和 (1 5NH4 ) 2 SO4 施用量相同的控制条件下 ,随着投放的凋落物树种组成的增加 ,土壤中 1 5N的残留量也随之增加 ,而其损失量却随之减少 ;土壤中杉木幼树对于 1 5N的吸收量以及杉木幼树的单株鲜重也随着处理凋落物组成树种的增加而增加 ,具有不同树种数量的凋落物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p<0 .0 5 )。可见随着凋落物树种多样性的增加 ,不仅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这两个基本的质量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而且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保蓄功能以及保证幼树良好生长等的生态功能明显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474 / 4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杉木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 [J].
廖利平 ;
马越强 ;
汪思龙 ;
高洪 ;
于小军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1) :27-33
[2]  
森林叶凋落物混合分解的研究I.缩微(Microcosm)实验[J]. 廖利平,D.K.Lindley,杨永辉.应用生态学报. 1997(05)
[3]   改善杉木人工林的林地质量和提高生产力的研究 [J].
陈楚莹 ;
张家武 ;
周崇莲 ;
郑鸿元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2) :97-106
[4]   盆栽和田间条件下土壤15N标记肥料氮的转化 [J].
程励励 ;
文启孝 ;
李洪 .
土壤学报, 1989, (02) :124-130
[5]   一种高生产力和生态协调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研究 [J].
冯宗炜 ;
陈楚莹 ;
张家武 ;
曾士余 ;
罗人深 ;
陈文钊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88, (03) :3-18
[6]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积累、分配和循环的研究 [J].
陈楚莹 ;
王开平 ;
张家武 ;
曾士余 ;
赵吉录 ;
邓仕坚 ;
高洪 ;
马家禧 ;
李顺明 ;
谢文彩 ;
熊左平 .
生态学杂志, 1988, (04) :7-13
[7]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许光辉, 1986
[8]  
Hidden treatments in ecological experiments: re-evaluating the ecosystem function of biodiversity[J] . Michael A. Huston.Oecologia . 1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