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碳酸盐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被引:134
作者
秦建中
刘宝泉
国建英
刘井旺
于国营
郭树芝
不详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江苏无锡
[4] 河北任丘
关键词
模拟实验; 碳酸盐岩; 烃源岩; 评价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通过模拟实验测得碳酸盐岩排烃下限值为TOC=0.06%~0.12%,并提出碳酸盐岩排烃下限值与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应是两个概念。排烃下限值是烃源岩所固有的特性,不是人们自己设定的标准,而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是一个评价标准,大小可以等于或大于排烃下限值,而不能小于排烃下限值。通过对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相和成熟度的研究,修正了过去碳酸盐岩只按Ⅰ类有机质的评价方法,而将碳酸盐岩有机质分为Ⅰ,Ⅱ1,Ⅱ23类,将碳酸盐烃源岩划分为4类,即很好烃源岩、好烃源岩、中等烃源岩、差烃源岩。未熟—成熟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为0.2%~0.4%;高成熟—过成熟碳酸盐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值为0.1%~0.25%。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有效烃源岩下限指标初探 [J].
饶丹 ;
章平澜 ;
邱蕴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S1) :578-581
[2]   华北地区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有机质成熟度与找油远景 [J].
刘宝泉 ;
梁狄刚 ;
方杰 ;
贾蓉芬 ;
傅家谟 .
地球化学, 1985, (02) :150-162
[3]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理论与实践[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程克明等著, 1996
[4]   对碳酸盐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及其演化特征的讨论 [J].
郝石生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4, (01) :67-71
[5]   石油演化理论与实践(Ⅱ)——石油演化的实践模型和石油演化的实践意义 [J].
傅家谟 ;
史继扬 .
地球化学, 1977, (02) :87-104
[6]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地层生油问题(摘要) [J].
梁狄刚 .
海相油气地质, 2000, (Z1) :83-83
[7]   碳酸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与油气评价 [J].
傅家谟 ;
刘德汉 .
石油学报, 1982, (01)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