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解剖特征

被引:53
作者
高超
袁德义
杨亚
王碧芳
刘冬明
邹锋
谭晓风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茶; 自交不亲和性; 花粉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油茶自交与异交授粉后花粉管在雌蕊中生长行为的差异,探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类型及特征,进一步认识油茶生殖特性的同时丰富、完善其生殖生物学研究资料,为促进油茶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方法】根据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的试验原理并有针对性地结合油茶雌蕊的特点,综合运用荧光显微镜结合经过改良的荧光压片法、荧光切片法和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油茶雌蕊结构特征和花粉管在雌蕊中的生长情况,运用扫描电镜重点观察油茶自交花粉管发生的不亲和反应特征,对油茶自交不亲和性进行解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油茶为开放型花柱,两边贴合的中空花柱道是花粉管生长通道,由一层特化的内表皮细胞构成,多根花柱在基部合生进而形成子房中的空心中轴胎座。自交与异交授粉后,花粉管在柱头、花柱中部的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到达花柱基部时,自交花粉管生长减缓,大部分生长停滞,只有少数能够长入子房,但最终也在子房中停滞而未能达到胚珠。生长停滞的花粉管末端荧光异常明亮,并伴随出现膨大、分叉、卷曲、折叠、波浪状等形状,呈现出不亲和反应。扫描电镜观察这些异常现象是由于花粉管壁局部加厚。自交花粉管的不亲和反应伴随花柱道内表皮细胞从花柱基部到子房的逐渐紧贴而出现。异交花粉管可顺利进入子房,经珠柄到达珠孔处转弯90°进入胚囊。【结论】通过解剖学结果可明确油茶为自交不亲和性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发生在花柱基部接近子房处,为合子前期不亲和类型。油茶自交花粉管生长受到抑制的生理、分子机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针对生产中不同油茶品种间座果率不同的现象,探讨各品种间自交不亲和强度存在差异的机制也是研究的重点。油茶自交不亲和性反应发生在中空且花柱道相互贴合较为紧密的花柱基部接近子房处,而却未发生在花柱道间隙相对宽松的花柱中,这一现象是否普遍存在于中空型花柱的自交不亲和性植物中及这一特征是否为山茶属中其他自交不亲和性植物所共有还有待广泛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1]   油茶良种‘华鑫’ [J].
谭晓风 ;
袁德义 ;
邹锋 ;
袁军 ;
谢鹏 ;
苏勇 ;
王渊 ;
杨定桃 ;
彭建桃 .
林业科学, 2012, 48 (03) :170-171
[12]   油茶良种‘华金’ [J].
袁德义 ;
谭晓风 ;
邹锋 ;
袁军 ;
谢鹏 ;
苏勇 ;
杨定桃 ;
彭建桃 .
林业科学, 2012, 48 (02) :187+190-187
[13]   大果油茶良种‘华硕’ [J].
谭晓风 ;
袁德义 ;
袁军 ;
邹锋 ;
谢鹏 ;
苏勇 ;
杨定桃 ;
彭建桃 .
林业科学, 2011, 47 (12) :184+209-184
[14]   施肥配比与芸苔素内酯对油茶生长的影响研究 [J].
胡冬南 ;
胡玉玲 ;
牛德奎 ;
涂淑萍 ;
张文元 ;
郭晓敏 .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04) :505-511
[15]   油茶花芽分化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J].
袁德义 ;
邹锋 ;
谭晓风 ;
何春燕 ;
袁军 ;
范晓明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 (03) :65-70
[16]   油茶树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潘华平 ;
刘君昂 ;
周国英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3 (01) :58-62
[17]   被子植物早期近交衰退与晚期自交不亲和 [J].
郝祎祺 ;
赵鑫峰 .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1) :106-112
[18]  
普通油茶有性生殖过程的解剖学研究.[D].何春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 03
[19]  
植物显微技术.[M].李和平;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20]  
油茶优良种质资源.[M].陈永忠; 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