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期中国东部高原下地壳组成初探:埃达克质岩Sr、Nd同位素制约

被引:170
作者
张旗
王元龙
王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北大学地质系北京,北京,西安
关键词
燕山期; 中国东部高原; 下地壳; 埃达克质岩; Sr-Nd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大陆地壳组成是地球科学家关注的课题,但困难的是如何确定深部地壳,尤其是下地壳的组成。埃达克质岩的厘定从一个方面有助于这个难题的解决。中国东部“C型”埃达克质岩(adakite-like)的地球化学性质表明其形成的深度大,熔融的温度高,为下地壳中基性麻粒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可以尝试通过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来反演下地壳的组成。本文的初步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有很大的变化,反映埃达克质岩熔融的源区下地壳组成有明显的不同。根据埃达克质岩石的Sr-Nd同位素组成,推测中国东部高原下地壳大体由胶东-大别、北京-辽西和下扬子(长江中下游)3个不同的块体组成。1,胶东-大别区:胶东区的下地壳以富Si、Na2O/K2O低(0.8~1.3)、ISr高(0.709~0.712)、εNd(t)低(-15~-21)和TDM高(1.9~2.1Ga)为特征;大别区的ISr值较低,可能代表了中生代时基底的特征,大体相当于该区下地壳的上限值。2,下扬子区位于扬子地块内,中生代埃达克质岩的Sr初始值、εNd和TDM变化大,说明元古宙的下地壳基底中可能有较多年轻的玄武质岩石底侵加入。相比而言,铜陵区的ISr较高(0.707~0.709)、εNd(t)较低(-11~-16)、TDM高(1.7~2.2Ga),接近扬子下地壳的特征。3,辽西-北京地区的Sr-Nd同位素组成以低的ISr(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八达岭花岗杂岩的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王焰 ;
张旗 .
岩石学报, 2001, (04) :533-540
[2]   青藏高原北羌塘榴辉岩质下地壳及富集型地幔源区——来自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J].
赖绍聪 ;
刘池阳 .
岩石学报, 2001, (03) :459-468
[3]   底侵玄武质下地壳的熔融:来自安徽沙溪adakite质富钠石英闪长玢岩的证据 [J].
王强 ;
赵振华 ;
熊小林 ;
许继锋 .
地球化学, 2001, (04) :353-362
[4]   中国东部燕山期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成矿意义 [J].
张旗 ;
王焰 ;
钱青 ;
杨进辉 ;
王元龙 ;
赵太平 ;
郭光军 .
岩石学报, 2001, (02) :236-244
[5]   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 [J].
张旗 ;
钱青 ;
王二七 ;
王焰 ;
赵太平 ;
郝杰 ;
郭光军 .
地质科学, 2001, (02) :248-255
[6]   麻粒岩的形成及其对大陆地壳演化的贡献 [J].
翟明国 ;
刘文军 .
岩石学报, 2001, (01) :28-38
[7]   汉诺坝榴辉岩相石榴辉石岩——岩浆底侵作用新证据 [J].
樊祺诚 ;
隋建立 ;
刘若新 ;
周新民 .
岩石学报, 2001, (01) :1-6
[8]   藏北羌塘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李光明 .
地质地球化学, 2000, (02) :38-44
[9]   羌塘腹地新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青藏高原隆升 [J].
谭富文 ;
潘桂棠 ;
徐强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0, (02) :121-130
[10]  
Seismic tomography showing subduction and slab breakoff of the Yangtze block beneath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J]. XU Peifen, SUN Ruomei, LIU Futian, WANG Qingchen & CONG Boli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