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90
作者
陈业全
王伟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贵州贵阳,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物探技术研究院,河南濮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山东东营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前陆盆地; 构造演化; 烃源岩; 油气系统; 成藏模式; 油气聚集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1.1 []; TE122.2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对准噶尔盆地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和地层不整合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盆地内经历了裂陷盆地、碰撞前陆盆地、陆内坳陷盆地和陆内俯冲前陆盆地等 4个演化阶段。裂陷盆地控制了石炭系烃源岩 ,使其沿裂陷槽分布 ;碰撞前陆盆地将二叠系烃源岩局限于玛湖、昌吉、克拉美丽山等山前坳陷内 ;陆内坳陷期从三叠纪一直持续到古近纪末 ,盆地内泥岩和煤岩广泛分布 ;陆内俯冲前陆盆地发育在南缘西部。因而 ,古、新近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安集海呼图壁一带。烃源岩演化和油源对比表明 ,盆地内有 3次成藏期 ,分别为印支期 (T3 )、燕山期 (J3 )和喜山期(E2 ) ,形成了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古近系 4个复合含油气系统。根据构造特征和成藏条件的差异性 ,在盆地内可划分出西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腹部 5个油气聚集区带。准噶尔盆地的成藏模式主要有逆冲断阶不整合单向充注、压扭背斜双向充注、断隆带双向充注、披覆背斜单向充注、逆冲背斜带单向充注和斜坡带单向充注 6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136 +1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回顾与展望(为纪念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而作) [J].
张国俊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3) :196-199+283-284
[2]   准噶尔盆地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预测(庆祝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 [J].
杨文孝,况军,徐长胜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3) :200-211+284
[3]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找油前景 [J].
张国俊 ;
况军 .
新疆石油地质, 1993, (03) :201-208
[4]   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勘探方向 [J].
王国林 ;
徐春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2) :1-5+24
[5]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天然气地质特征及有利气聚集带预测 [J].
宋岩 ;
戴金星 ;
孙永祥 ;
洪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1) :48-54+104
[6]   准噶尔盆地托斯台地区构造分析及油气勘探前景 [J].
许春明 ;
贺小苏 ;
吴晓智 ;
姚新玉 .
新疆石油地质, 1992, (03) :197-205
[7]   博格达山前褶皱带的再研究 [J].
彭希龄 ;
胡斌 ;
刘楼军 .
新疆石油地质, 1990, (04) :276-295
[8]   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 [J].
况军 ;
朱新亭 .
新疆石油地质, 1990, (02) :95-102
[9]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油气聚集特征及勘探建议 [J].
伍致中 .
新疆石油地质, 1989, (04) :15-21
[10]   准噶尔盆地南缘生储盖组合、圈闭与找油领域 [J].
况军 ;
何钊 .
新疆石油地质, 1989, (02)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