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的形成年代及其对海岸线变迁的反映

被引:29
作者
赵希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珊瑚礁; 连岛坝; 鹿回头; 滨珊瑚; 岩石学; 造礁珊瑚; 回头岭; 方解石; 海岸线变迁; 海南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洋与沿岸特有的一种主要由生物作用形成的地质体和地貌类型。由于造礁珊瑚对生态环境,如水温、光线、盐度、溶解氧、基底和水动力因素等的要求相当严格,因此,珊瑚礁是恢复其生长时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探讨以后的海岸线变迁、海平面变化及地壳运动历史的重要标志。特别对海南岛沿岸位于现代造礁珊瑚生长区北缘其发育受到抑制,对环境因素反映最为敏感的珊瑚礁,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95 / 9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海南岛沿岸全新世地层与海面变化的初步研究 [J].
赵希涛 ;
彭贵 ;
张景文 .
地质科学, 1979, (04) :350-358
[2]   我国南方的两种现代滨海沉积类型 [J].
宋天锐 ;
梁百和 .
地质学报, 1978, (02) :115-123+171
[3]   海南岛全新世海滩岩 [J].
赵希涛 ;
沙庆安 ;
冯文科 .
地质科学, 1978, (02) :163-173+194
[4]   海南岛南部一地全新世生物屑灰岩的成岩作用 [J].
沙庆安 .
地质科学, 1977, (02) :172-178+185
[5]   海南岛南岸与西岸的珊瑚礁海岸 [J].
黄金森 .
科学通报, 1965, (01) :85-87
[6]  
海南岛浅水造礁石珊瑚[M]. 科学出版社 , 邹仁林等编写,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