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流转模式下的农地经营权抵押属性比较

被引:51
|
作者
罗兴 [1 ]
马九杰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抵押; 土地流转模式; 权属完备性;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7.02.00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020204 ; 1201 ; 1204 ; 120405 ;
摘要
出于"德·索拖效应"和"锡文担忧"的考虑,我国实行农地经营权抵押。农地经营权获取方式不同,其权属完备性不同,抵押价值及处置难度也不同,从而抵押效果也不同。承包地农户拥有完整的农地经营权,但抵押价值低、交易成本高;租入的农地若多年租金一次性支付,则期限内权属完备,是较好的抵押物;入股方式取得的农地经营权具有完整的物权属性和较好的担保属性,但"保租分红"尤其是"保租"年付合约又降低了其抵押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2 +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