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山地丘陵区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55
作者
陈晓玲 [1 ,2 ]
曾永年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2] 中南大学空间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NPP; 气候; 亚热带山地丘陵; 湖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采用250 m×250 m空间分辨率的MODIS-NDVI数据,结合相应时间段的气象数据,使用改进的CASA模型,模拟并分析该区域2000-2013年间的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中植被NPP的变化趋势及其显著性、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的净初级生产量年际变化特征明显,年净初级生产量分布在41.62~125.40 Tg C/yr之间,平均值为86.34 Tg C/yr,总体来看,14年间湖南省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呈波动减少趋势,年际减少趋势为2.70 Tg C/yr;2 NPP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基本特点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从西南向东北呈逐渐递减趋势,其中,各植被分区的NPP有明显差异;3 2000-2013年,湖南省植被NPP呈极显著增加(slope>0,p<0.01)、显著增加(slope>0,0.01≤p<0.05)、无明显变化(p≥0.05)、极显著减少(slope<0,p<0.01)和显著减少(slope<0,0.01≤p<0.05)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比例为5.40%、2.02%、61.64%、16.79%和14.15%。植被NPP变化趋势总体上显示为减少的趋势,而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植被NPP变化趋势及显著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草地的NPP变化趋势最为显著,接着依次是森林、其他土地、建设用地和农田;4分析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植被NPP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发现NPP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强于其与温度的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江西省泰和县为例 [J].
戴尔阜 ;
李双元 ;
吴卓 ;
闫浩文 ;
赵东升 .
地理研究, 2015, 34 (07) :1222-1234
[2]   基于CASA模型研究祁连山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 [J].
张禹舜 ;
贾文雄 ;
赵一飞 ;
刘亚荣 ;
赵珍 ;
陈京华 .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34 (10) :2085-2091
[3]   黑河流域NPP遥感估算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J].
张福平 ;
冯起 ;
李旭谱 ;
魏永芬 .
中国沙漠, 2014, 34 (06) :1657-1664
[4]   湖南省2009年杉木林碳贮存量及未来固碳潜力分析 [J].
张胜利 ;
项文化 ;
邓湘雯 ;
雷丕锋 ;
方晰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4 (06) :94-99+111
[5]   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谢宝妮 ;
秦占飞 ;
王洋 ;
常庆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1) :244-253
[6]   基于GIS的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益时空变异研究 [J].
刘琼峰 ;
李明德 ;
段建南 ;
吴海勇 .
经济地理, 2013, 33 (09) :142-147
[7]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分异 [J].
张镱锂 ;
祁威 ;
周才平 ;
丁明军 ;
刘林山 ;
高俊刚 ;
摆万奇 ;
王兆锋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13, 68 (09) :1197-1211
[8]   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碳密度及碳吸存潜力 [J].
李斌 ;
方晰 ;
项文化 ;
田大伦 .
林业科学, 2013, 49 (03) :25-32
[9]   1982~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植被NPP时空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 [J].
毛德华 ;
王宗明 ;
韩佶兴 ;
任春颖 .
地理科学, 2012, 32 (09) :1106-1111
[10]   湖南省杉木林植被C贮量动态特征 [J].
黄湘南 ;
童洁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 (12) :80-8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