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7 条
盐池北部风沙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56
|作者:
王曼曼
[1
,2
]
吴秀芹
[1
,2
]
吴斌
[1
,2
]
张宇清
[1
,2
]
董贵华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
模型;
乡村聚落;
空间演变;
空间关联测度;
地理探测器;
盐池北部风沙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083306 ;
0903 ;
摘要:
为科学辨识盐池北部风沙区乡村聚落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基于2005年及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提取乡村聚落,运用空间韵律指数、空间统计测度模型、GIS热点制图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来定量展现乡村聚落的规模、布局及形态的演变特征,探索自然地形、区位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乡村聚落格局分异的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北部风沙区乡村聚落规模整体缩减,集约用地程度提高,斑块形态趋向简单规则发展,聚落分布重心朝东南方向迁移;乡村聚落空间集聚程度进一步加强,分布密度呈"中密外疏"的空间特征;聚落规模"热点"区布局基本未变,而"冷点"区表现出了明显的轮换特征。近8 a期间,乡村聚落分布逐渐向草地、林地靠拢,且远离沙源,乡村聚落的变迁映射出沙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人类活动正在以积极的方式逐渐优化沙区的生态人居环境。基于1 km×1 km网格单元进行的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研究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分异主要受区位条件和自然地形的影响,其中区位条件影响作用力最显著,主要表现为离农业灌区距离、离沙源距离、城镇临近度3个指标,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力不显著。该研究可为沙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布局优化与调控、新农村建设规划及沙区聚落人居环境改善提供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71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