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9 条
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38
作者:
杨建新
[1
]
龚健
[1
,2
]
高静
[1
]
冶琴
[1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2]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重点实验室
[3] 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
来源: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强度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转移矩阵;
模式与过程;
驱动机制;
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运用改进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框架探析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为基础,从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间隔、类别、转换)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动态特征。鉴于多种地类相互转换过程分析的非直观性,提出一种转换模式交叉列联表表示各种转换类型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有助于研究者将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与过程相联系。以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为研究案例,分析其1996—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并对比其他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的转入以及耕地、未利用地和水体的转出表现出时间尺度稳定性。耕地向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转换过程则表现为稳定的系统性变化模式。其他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与过程及武汉市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改进后的强度分析框架能更直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的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信息,理解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01 / 716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