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农田节水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15
作者
张喜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 农田节水发展; 灌溉制度; 界面调控; 综合节水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 [];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下简称栾城试验站)建站初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田节水方面开展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作物优化灌溉制度为研究重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0世纪90年代围绕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传输和界面调控开展了系统研究,为农田节水措施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近10年来进一步深化了农田节水生理生态研究,并根据多年研究积累,形成了综合节水技术模式,进行推广应用。未来栾城试验站农田节水工作将更加突出多学科渗透交叉,以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加强基础研究和节水技术的示范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87 / 9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分层施肥及供水对冬小麦生理特性、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J].
王振华 ;
张喜英 ;
陈素英 ;
孙宏勇 ;
朱波 .
华北农学报, 2008, 23 (06) :176-180
[2]   不同品种冬小麦生理耗水及产量特性研究 [J].
周永田 ;
董宝娣 ;
李全起 ;
石磊 ;
乔匀周 ;
刘孟雨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4) :229-234
[3]   小麦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特性及对灌溉制度的响应 [J].
董宝娣 ;
张正斌 ;
刘孟雨 ;
张依章 ;
李全起 ;
石磊 ;
周永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9) :27-33
[4]   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抗旱类型小麦灌浆初期内源激素的变化 [J].
董宝娣 ;
刘孟雨 ;
张正斌 ;
李全起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5) :852-858+879
[5]   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蒸散、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系数的变化 [J].
张喜英 ;
陈素英 ;
裴冬 ;
刘孟雨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6) :583-592
[6]   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指标研究 [J].
张喜英 ;
裴冬 ;
胡春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6) :36-41
[7]   几种作物的生理指标对土壤水分变动的阈值反应 [J].
张喜英 ;
裴冬 ;
由懋正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3) :280-283
[8]   Changes in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irrigated winter wheat and maize in North China Plain over three decades [J].
Zhang, Xiying ;
Chen, Suying ;
Sun, Hongyong ;
Shao, Liwei ;
Wang, Yanzhe .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1, 98 (06) :1097-1104
[9]  
Root size, distribution and soil water depletion as affected by cultiva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J] . Xiying Zhang,Suying Chen,Hongyong Sun,Yanmei Wang,Liwei Shao.Field Crops Research . 2009 (1)
[10]   Deficit irrigation as an on-farm strategy to maximize crop water productivity in dry areas [J].
Geerts, Sam ;
Raes, Dirk .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9, 96 (09) :1275-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