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09年西北地区基于SPI指数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38
作者
任余龙 [1 ,2 ]
石彦军 [2 ]
王劲松 [1 ]
李忆平 [1 ]
朱拥军 [3 ]
杨子和 [4 ]
韦伯龙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 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天水市气象局
[4] 临夏回族自治州气象局
关键词
SPI; 西北地区; 时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西北五省区137个测站的1961-2009年逐月降水量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统计了逐月、春末夏初、初夏、夏季及秋季的干旱、重旱、特旱的频率及面积率,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北部、青海的中部及甘肃河西是西北地区干旱频率较高的区域,干旱频率在15个月以上,新疆南部除个别月份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外,总体干旱发生频率较低;干旱发生区域随月份有由南到北、由西向东变化的趋势;除新疆、青海、及甘肃个别区域重旱频率超过5月外,其他区域基本上都在5月以下;新疆南部重旱频率仍然较低;夏季发生范围高于其他季节;新疆北部、甘肃河西是特旱的高发区.不同等级的月及季节干旱面积率其逐年变化具有相似的特征,西北干旱面积率的变化总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1961-1980年干旱面积率比较高,平均在35%左右;1981-1990年为转折期,干旱面积率下降到15%左右;而1991-2009年为稳定期,干旱面积率变化不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西北地区降水量、冰川融水量、河川径流量增加和湖泊水位上升、面积扩大,是1987年以来干旱面积率下降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938 / 9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近50a来新疆降水随海拔变化的区域分异特征 [J].
赵成义 ;
施枫芝 ;
盛钰 ;
李君 ;
赵志敏 ;
韩明 ;
伊力哈木·伊马木 .
冰川冻土, 2011, (06) :1203-1213
[2]   甘肃省旱作区越冬作物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及其原因研究 [J].
王鹤龄 ;
王润元 ;
张强 ;
牛俊义 ;
蒲金涌 ;
赵鸿 .
冰川冻土, 2011, 33 (05) :1040-1045
[3]   北疆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特征分析 [J].
赵勇 ;
黄丹青 ;
朱坚 ;
杨青 .
冰川冻土, 2011, 33 (03) :524-531
[4]   北疆冬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J].
赵勇 ;
崔彩霞 ;
李霞 .
冰川冻土, 2011, (02) :292-299
[5]   标准化降水指标在海南岛干旱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J].
李伟光 ;
陈汇林 ;
朱乃海 ;
陈珍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1) :178-182
[6]   我国沙尘暴特征及其与干旱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李耀辉 ;
张书余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11) :1169-1177
[7]   祁连山山区空中水汽分布特征研究 [J].
张强 ;
张杰 ;
孙国武 ;
狄潇泓 .
气象学报, 2007, (04) :633-643
[8]  
RegCM3模式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研究Ⅱ:区域选择及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J]. 鲍艳,吕世华,左洪超,侯瑞卿.冰川冻土. 2006(02)
[9]  
RegCM3模式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研究I: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模拟[J]. 鲍艳,吕世华,陆登荣,侯瑞卿.冰川冻土. 2006(02)
[10]   西北半干旱区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演进阶段及其互动效应分析——以兰州市为例 [J].
夏永久 ;
陈兴鹏 ;
李娜 .
中国沙漠, 2005, (06) :15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