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柴西北小梁山地区狮子沟组混积岩储层评价
被引:15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军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油气评价中心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赵为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油气评价中心
[3]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狮子沟组;
混积岩;
储层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有利于混积岩储层评价出发,将小梁山狮子沟组(N32)混积岩简化归类为泥质混积岩、砂质混积岩和碳酸盐混积岩,在此基础上根据铸体薄片、物性、孔隙结构等岩心分析数据和测井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小梁山地区中浅层N32混积岩进行综合研究:N32混积岩岩石结构复杂、类型多样,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的粒间孔和微孔隙为主,呈中高孔低渗的特征,排驱压力、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较小,孔隙结构较差;储层质量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砂坪微相是最主要的有利储集相带,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物性和压汞等参数将N32储层评价为3类,其中Ⅰ、Ⅱ类储层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研究区增储上产的首选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柴达木盆地中深层混积岩储层形成机制[J]. 岩石学报, 2011, 27 (08) : 2461 - 2472冯进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曹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胡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混合沉积成因类型及演化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1) : 98 - 107董艳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朱筱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滑双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克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录井国际业务项目部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于学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李德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李桂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3] 渤中25-1油田沙河街组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J]. 现代地质, 2010, 24 (04) : 685 - 693杨玉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潘福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田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徐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陈力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
- [4] 层序地层中的混合沉积作用及其控制因素[J].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3) : 395 - 404李祥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5] 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J]. 沉积学报, 2007, (03) : 343 - 350董桂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何幼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陈洪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以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公司临盘采油厂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 [6]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混积岩储层岩石类型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J]. 石油学报, 2006, (01) : 42 - 4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存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7] 柴达木盆地西部生物礁储层的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05, (06) : 30 - 35温志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钟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张跃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郭泽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刘云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李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 [8] 大港滩海区第三系湖相混积岩的成因与成岩作用特征[J]. 沉积学报, 2003, (04) : 607 - 613马艳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混合沉积和混积岩的讨论[J]. 古地理学报, 2001, (03) : 63 - 66沙庆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 [10] 混积岩的分类和成因[J].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4) : 31 - 34张雄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