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及各组分贡献的影响

被引:45
作者
张宇
张海林
陈继康
陈阜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冬小麦; CO2排放; 根系呼吸; 碳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组分及碳平衡的影响,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的碳汇强度。【方法】试验于2006-2008年冬小麦生长季进行,共设3个处理:翻耕(CT)、旋耕(RT)、免耕(NT),采用静态箱法测定农田土壤CO2的排放速率,同时利用根去除法区分根系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通过计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来判断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碳汇强度。【结果】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CO2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排放特征,即先下降再升高,其中排放最低值出现在冬小麦越冬期。整个小麦生育期间农田CO2平均排放速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其中根系呼吸所占比例平均为翻耕26.18%、旋耕29.96%、免耕36.44%。冬小麦生育期3种处理条件下,土壤呼吸中根系呼吸的贡献率波动在15%~85%,其中冬小麦拔节期农田土壤根系呼吸贡献率最高。【结论】3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土壤均表现为大气CO2排放的"汇",但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碳汇强弱不同,表现为免耕>旋耕>翻耕。
引用
收藏
页码:3354 / 33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冬小麦返青-拔节期土壤的自养和异养呼吸研究
    陈书涛
    古敏
    贾刘敏
    黄耀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5) : 937 - 944
  • [2] 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CO2排放特征研究
    张国明
    郭李萍
    史培军
    林而达
    王静爱
    缪驰远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 457 - 460
  • [3] 长期定位施肥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董玉红
    欧阳竹
    李鹏
    张磊
    [J]. 土壤通报, 2007, (01) : 97 - 100
  • [4]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李俊
    于强
    孙晓敏
    同小娟
    任传友
    王靖
    刘恩民
    朱治林
    于贵瑞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 210 - 223
  • [5] 土壤-玉米系统中土壤呼吸强度及各组分贡献
    蔡艳
    丁维新
    蔡祖聪
    [J]. 生态学报, 2006, (12) : 4273 - 4280
  • [6]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温室效应的影响研究进展
    刘建民
    胡立峰
    张爱军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8) : 246 - 249
  • [7] 华北高产农田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季节变化规律
    孟凡乔
    关桂红
    张庆忠
    史雅娟
    屈波
    况星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 992 - 999
  • [8] 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与碳平衡的研究
    黄斌
    王敬国
    龚元石
    Karl Stahr
    杨倩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 156 - 160
  • [9] 华北平原麦田土壤呼吸特征
    陈述悦
    李俊
    陆佩玲
    王迎红
    于强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 1552 - 1560
  • [10] 林木根呼吸及测定方法进展
    杨玉盛
    董彬
    谢锦升
    陈光水
    李灵
    刘东霞
    李震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3) : 426 -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