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山庙沙一段油气藏低孔渗储层产油机理研究

被引:15
作者
谢继容
张健
魏小薇
唐大海
谢冰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砂岩油气藏; 储集层; 驱油机理; 侏罗纪;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四川盆地中部公山庙沙一段油藏为构造岩性复合油藏 ,单井测试日产原油在数吨至百吨之间。储层具典型的低孔渗特征 ,产层段孔隙度一般在 3%~ 6 % ,平均 3.9% ;渗透率在 1.0× 10 -4μm2 ~ 1.0× 10 -3 μm2 ,平均2 .6 4× 10 -4μm2 。文章在静态、动态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核磁共振、水膜实验、渗流能力模拟及岩心产能模拟等机理实验研究表明尽管储层基质物性为低孔低渗 ,但其仍具备储渗能力 ,储渗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层能量以及原油性质综合研究认为低孔渗储层基质产油有以下主要原因 :①孔隙结构好的储层为油流提供了较好的储渗体系 :②充足的地层能量为原油渗流提供了动力基础 ;③以小分子为主的低粘度、低密度优质油有助于原油的渗流。较好的解释了该油藏低孔渗储层产油的机理 ,对以低孔渗储层为主的四川盆地砂岩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国内此类低孔渗油气藏勘探也具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9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油气储层评价.[M].王允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2]  
沉积岩实验室研究方法.[M].刘岫峰主编;.地质出版社.1991,
[3]  
油层物理.[M].罗蛰谭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