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儿童中流行的手足口病病原学及临床特点

被引:50
|
作者
赵惠欣 [1 ]
张艳玲 [1 ]
张奕 [1 ]
邓洁 [2 ]
朱汝南 [2 ]
钱渊 [2 ]
机构
[1]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科
[2] 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对北京地区2007年4-9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进行研究。方法对首诊手足口病者进行表格式记录并采集其中61例患儿的88份标本(咽拭子48例,疱疹液40例)进行病毒分离,并分别用EV71和CA16的VP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结果其中44例患儿的62份标本中分离到病毒,阳性率70.45%。所分离的病毒经RT-PCR检测,42例为CA16,占95.45%;2例为EV71,占4.55%,两者之比为211∶。两种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及流行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07年北京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主要病原是CA16和EV71;CA16与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上很难区别。
引用
收藏
页码:467 / 4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北京市儿童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有关[J]. 朱汝南,钱渊,邓洁,邢江峰,赵林清,王芳,廖斌,任晓旭,李颖,张琪,李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10)
  • [2] 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
    杨智宏
    朱启镕
    李秀珠
    王晓红
    王建设
    胡家瑜
    唐伟
    崔爱利
    [J].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09) : 14 - 18
  • [3]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中国分离株(Cox.A16 SHZH00-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李琳琳
    何雅晴
    朱俊萍
    薛颖
    朱雅芳
    徐星晔
    金奇
    [J]. 病毒学报, 2005, (03) : 217 - 222
  • [4] 手足口病研究新进展
    李显
    [J]. 江苏卫生保健, 2002, (04) : 178 -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