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

被引:148
作者
谢光辉 [1 ,2 ]
韩东倩 [1 ]
王晓玉 [1 ]
吕润海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3]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秸秆; 收获指数; 秸秆系数; 草谷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16.2 [植物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收获指数是作物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秸秆系数是评估秸秆量的重要参数。本项研究通过查阅2006—2010年发表的大田试验研究的原创性论文,获得了禾谷类作物在中国大陆地区主产省市自治区的收获指数及换算后的秸秆系数。结果表明:水稻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50和1.00,其中16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在0.43~0.54和0.85~1.33。玉米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49和1.04,其中12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0.42~0.53和0.89~1.38。小麦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46和1.17,其中11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0.42~0.50,秸秆系数为1.00~1.38。其他谷类作物的收获指数为0.17~0.49,秸秆系数为1.04~4.88。和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主要禾谷类作物的收获指数虽然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变小。未来要进一步增加作物的经济产量,通过提高收获指数已不再是其主要途径,而要通过增加生物产量以提高其单位面积的经济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2 条
[11]   不同水氮供应对水稻产量、吸氮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张学军 ;
赵营 ;
陈晓群 ;
王晓彬 ;
蔡典雄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04) :126-131
[12]  
Genetic improvements in winter wheat yields since 1900 and associated physiological changes.[J].R. B. Austin;J. Bingham;R. D. Blackwell;L. T. Evans;M. A. Ford;C. L. Morgan;M. Taylor.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1980, 3
[13]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扬辐麦2号产量的影响 [J].
吴少祥 .
农技服务, 2010, 27 (02) :177-178
[14]   肥料配施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阮新民 ;
施伏芝 ;
倪金龙 ;
罗志祥 .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 (01) :163-166
[15]   免储水灌施用保水剂注水播种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J].
丁林 ;
张新民 ;
王福霞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 (02) :60-63
[16]   杂交中稻植株性状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 [J].
张林 ;
熊洪 ;
朱永川 ;
郭晓艺 ;
周兴兵 ;
刘茂 ;
徐富贤 .
中国稻米, 2010, 16 (01) :30-35
[17]   冬小麦高产群体源-库-流特征及指标研究 [J].
慕美财 ;
张曰秋 ;
崔从光 ;
衣淑玉 ;
麻常运 ;
荀艳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1) :35-40
[18]   不同叶龄插秧对北方粳稻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J].
张文香 ;
王成瑷 ;
赵磊 ;
赵秀哲 ;
侯文平 ;
高连文 .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 16 (01) :89-91
[19]   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J].
丁得亮 ;
张欣 ;
崔晶 ;
施利利 ;
王松文 ;
周大强 .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12) :22-24
[20]   三控施肥对抛栽早稻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J].
胡文秀 ;
徐宝庆 ;
胡金和 ;
刘宗发 ;
喻凤琴 .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11) :35-36